顾志能老师的《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2018-05-24 10:39:49)
顾老师认为,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数学课程的目标!深刻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与技能,还能感悟到知识技能背后更为有意义的东西——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数学活动的经验等。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心理,大胆让学生展现已有认知,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精心预设学生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富含思维元素的学习资源,引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探究。可以从教学创新的策略来进行实践:一是数学思考的切实彰显;二是学生学情的巧妙应对;三是教学过程的全力放大;四是重点难点的有效解决;五是方法技巧的灵活运用。
顾老师的课堂《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先出示学生说出的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追问:你还知道哪些计数单位?学生又说到万万、亿、十千、十百、兆等不合常理的计数单位。老师借助计数器展示“满十进一”的计数过程,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说明没有“十百、十千”这样的说法。最为精彩的是当学生探索到“十个千万是十万万还是一亿”时,顾老师智慧地让学生读出来:假如读万万,9个千万万再满十进一就是十个千万万,读十万万万,这样就陷入了“万万万”的循环当中,不便于我们数数。怎么办呢?需要把“万万”换成“亿”。用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方便我们读数。不仅没有出什么问题,而且还有一个规律,顺势在万和亿的上面添上“一”,使学生发现总会重复“一、十、百、千”这样的规律。接着,顾老师出示了千亿后的计数单位兆——京——垓,不仅使学生明白计数单位永远存在“一十百千”的规律,因为这样的重复使用,有规律好记忆,还拓展了学生的数学视野。
数学知识,往往就是一种规定。思考规定背后的道理,那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确实,不只是学生,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的课因为思考背后的道理而更加深入,更加有厚度。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