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李明峰的散文
(2021-04-25 10:08:30)
标签:
李明峰散文资郎河李明峰散文 |
分类: 随笔评论 |
简评李明峰的散文
余继聪
一直想要一本李明峰的散文集,竟然一直未得,一是因为自己虽然在《楚雄日报》等等报刊读过他的许多精美乡土亲情散文,爱不释手,但是人毕竟不太熟悉,二是因为多次见面都是他未带专著或者不方便跟他索要。
前几天去楚雄师院印刷厂处理我的书稿《炊烟的味道》出版事宜,在负责封面设计的女编辑那里竟然意外地获得了一本李明峰的散文集《心情低语》。此书是2006年出版的“金沙江文艺丛书”中的一本。当时,我正跟女编辑提一些我自己对封面设计的要求和设想,因为我自己也不太懂,女编辑就顺手从电脑桌下的台子上拿出一本书来,问我“是不是要像这本书一样设计封面”。我一看,正是李明峰的散文集《心情低语》,很激动很高兴。
我此前曾经见过李明峰赠送给别人的这本书,很想要,所以牢牢记得封面,一个椭圆形的镜头下,一条烟水迷蒙、水边开满金黄野花、水边葱茏青山绵延的河流,很淡雅美丽的封面,正如李明峰晴朗明丽的乡土散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叫人神清气爽。
于是我就跟小姑娘要,她就给了我。
李明峰可以说是我的老乡,他父亲李长青老师曾经担任过我们永安乡中学“车坪中学”的校长,他们家多年住在车坪中学。
李明峰在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就十分爱读书和写作,改写过名著《氓》,获得老师的表扬,“坚定了我对文学的爱好,师范三年在练习簿上写了十多本日记,用白纸装订成的两三个本子上自编的文集”(《我的班主任》)》。
李明峰在师范学校毕业后,曾经回到他的家乡新村镇新村中学当了九年的乡村教师,一九九三年调回楚雄城里的第六中学教书,一九九五年调到中共楚雄市委工作,后
调来调任中共楚雄州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后来升任中共牟定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其后又调回楚雄担任中共楚雄州委副秘书长,其后担任永仁县县长十多年。
有李明峰这样一位教书是一把好手,仕途有成,又才华横溢,情趣高雅,人品令人感动和敬仰,有很高追求和理想,勤奋写作的老乡,我常常以他为荣为豪,逢人可说就一定要说他是我的老乡。无论是当老师期间,还是调进党政部门工作的这些年,李明峰一直不顾工作的疲劳,经常抽时间读书和写作,他工作三十多年来,从未间断过读书、思考和写作。
翻开这本书,看到《父亲的奖状》一文,我就想起,大学四年级那年,一九九三年中秋节前后,我到车坪中学实习,李明峰他父亲、老校长李长青带着我到官老爷大坝边看他们家瓜瓜豆豆的菜地的情景。那时乡中学官老爷大坝一带、现在的开发区的大量地方还是连片的大片农田,稻谷、蚕豆等庄稼已经收割干净,一个个稻草垛像一个个硕大美丽的乳房拔地而起,一摞摞被割倒的蚕豆秆晒在地里,被晒得喷喷香,宽阔的官老爷大坝烟水迷茫。虽然已经白露为霜,他家的地里仍然生机勃勃,耕作打理得很精细,茄子、豇豆、树豆挂得很多,青菜长得青翠诱人。看得出,是一家勤劳热爱生活的人。
如今,官老爷大坝和乡中学周围无数的良田早就已经被另外一种疯长的可恶庄稼——摩天大楼茁壮长满霸占完了。
李明峰写亲情、乡土散文,也写了大量的行走羁旅游记散文,还写过不少记录往事的散文,文字都写得鲜活灵动,煞是迷人,一捧在手,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我是和李明峰一样的乡村子弟,读乡村人写的文字,同病相怜,更能够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思恋乡村,思恋乡土,思恋庄稼,是我们最好的沟通桥梁。我爱读乡村兄弟们写的文字,爱读写乡村父母兄弟姐妹们生活的文字。
但是,老实说,我更喜欢他的亲情、乡土散文和一部分写往事的散文,比如《资郎河》《乡土》《青玉麦熟了》《小米菜情思》《父亲的奖状》《螃蟹情》《情满火塘》《山露》《山路》《山情》《山恋》《想念陀螺》,很有青苞麦和小米菜的味道,都很有乡土和山露水的味道。
《资郎河》是我最喜欢的散文之一,文章写得饱含赤子感情,语言诗一般优美,意境营造得也精美得很,全文感情汪洋恣肆,感人肺腑。“温顺,是资郎河生之为水的本性;倔强,是资郎河哪怕是涓涓细流地生存的需要”,这哪里是在写资郎河,分明是在写资郎河流域的一切伟大又平凡的女性和母亲!但是,李明峰确乎又是在写资郎河。资郎河哺育了一辈又一辈的乡村人,虽然自己的身躯逐渐干瘪枯瘦,不过照样无怨无悔,毫无保留地拿出自己乳汁一般的河水,灌溉了万亩良田,养育了远近数乡的村民,所以她经常流淌在李明峰的心中,流淌在李明峰的梦里。应该说,李明峰是一位性格内向而不喜欢张扬的资郎河乡村子弟,但是他也终于冲决而出掩饰不住的一腔深情“一条只有在市政区地图上才有几公分蓝色标注的河流,实际长度不超过十五公里……我是她哺育成长的一员,资郎河是我的母亲河”。读到这里,一首很抒情的歌曲中的几句“万泉河,我的母亲河,你日夜流淌在我的心上”在我心中反复回旋。我岳父是军官出身,每天一回到家,就会忘情地一遍遍反复哼唱。我听得耳朵都要起老茧了,很反感,又不敢说。读了李明峰的散文,我终于理解了,一个乡土河流养育出的赤子,纵然无数次歌唱过这条河流,他也是不会厌倦的。岳父说,每次哼唱起这首歌,他就会想起老家门前那条河,想起儿时端着小撮箕在河流里捞鱼的情景。我岳姐也无数次说过这样的话。又想起了几句老歌“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这是我高中时流行的一首情歌,折腾得我们无数的姑娘小伙子白天魂不守舍夜里辗转反侧。
李明峰说:“每次读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安坐在书桌前的我每朗诵一句,就有一枝资郎河畔的柳条敲打一次我的心头,一个劲儿让我回想起她为灌溉良田而导致的断流的苍白,以及在断流的资郎河干枯河床的鹅卵石上怅望晴天愁作一团的妹妹和母亲!”我读到此处,泪流满面,我想到了童年,想到自己、母亲和弟弟在干旱的季节顶着烈日、被晒得眼冒片子花、从遥远的山沟坝塘里担水爬上山坡地去给庄稼浇水的艰辛时光。
恋乡恋土,是从古以来的中国人的情怀,成就了无数的大作家和伟大的作品,也成就了李明峰和他的乡土亲情散文,比如《乡土》一文,就写得感人至深。他说:“居室窗外阳台上,有我从山里带来的一盆乡土。这乡土里,意趣盎然地生长着家乡味十足的花草,叫得上名字的,就有木冬、兰草、半夏、山乌龟、小草莓。静静的夜里,只需关掉台灯,向窗外望去,就似乎能感受到乡土的低语与那些花草的呼吸》。”是什么东西叫李明峰有这样细腻的感情,有这样敏感?我想到他喜欢的艾青的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李明峰,对资郎河流域的土地和山山水水爱得很深沉!他在文章中,也像我一样,不说城里的住处为“家”,而说“居室”,在我们心里有一种乡下人共有的情结:“老家才是家,城里只是寓所居室,譬如外出住旅社,无论住了多久,情感世界中,总想着要回去,回乡土去”。
我们都是一株株从乡下走进城里来,被人从乡村的厚实温暖泥土中拔出来,移栽进陌生冷酷残忍的城市里来的向日葵,头和脸都总是向着村庄和泥土河流的方向,只要太阳升起来,只要眼睛一睁开,我们就会心向着、脸向着乡村的方向。
2008-11-14
19:48:03
前一篇:余继聪简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