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一张高跷马的黄马,神佑他无碍
本篇紧接【池州傩戏】马年阳春王家(点击参见)
关于茅坦乡山湖村傩神会请键入“安徽省贵池县茅坦乡山湖村傩神会的田野调查报告”网上搜看详情。
根据本次山湖村阳春王家采风见闻结合网络百科,简介如下:
茅坦山湖村老屋唐、新屋唐、阳春王、项家四个自然村结成一个傩戏会,共用一堂(共十九尊)面具。每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两日唐、王、项三姓进行踩马为主的傩事活动。踩竹马逐疫。有地马和高跷马两种,多扮成勇武之士,作征战状,把踩高跷马扮花关索、鲍三娘看作与祈子民俗相结合,凡生儿育女者,向竹马献红蛋,谓之献马杯,希望求子的人则向花关索、鲍三娘乞求红蛋,谓之接马杯。山湖村的踩地马由四名十二岁至十四岁的男孩担任(所以每两年便要更换演员),用于请神和出圣(指在请神仪式后抬面具游村)。
请神在神堂举行,将面具之神一一传递陈列于龙床时,四少年童子皆身着战袍,扎竹马,排一字形横队面向神案站立,然后由执事长者替他们戴上面具,开始踩马,称踩启圣马,之后出圣,以旗锣鼓伞为先导,后面是吹奏乐、彩旗、面具箱、狮子箱和童子四人的地马队。童子穿武将服,腰间扎竹马。竹马用竹篾编成椭圆形的无底筐为马身,再扎马头捆扎于筐的一侧,根据马的颜色糊以色纸(今改用绒布),如关索骑红马,鲍三娘骑白马,还有黄马、黑马。踩地马有发令(舞令旗)、溜马、交战等动作,尽展战将风采。出圣至各村踩地马,队伍最后来到社树下向社树礼拜后,四童子开始踩地马,亦称启圣马,踩完地马后,队伍返回本村,在神堂前踩落圣马。
晚上,开始在露天空场上踩高跷马,由四名青年承应,各踩在两根杉木制成的木跷上表演。踩马前须淋浴净身,四人穿好彩衣裤后,要同时在神(面具)前三拜九叩,献香酹酒。锣鼓、唢呐奏鸣,执事人捧战袍递给四踩马人,在跷上自己穿衣戴盔。然后执事人自神堂再捧一木盘上场,盘中依序放着四枚面具,至踩马人前双手举过头顶,踩马人接过面具,上下拉动马头,使马铃频频作响,以示感谢。高跷马的动作套路与地马相似,作征战之势,四匹马先舞令旗,意为发兵。最重要且精彩的是对阵,由红脸头马使用长柄大刀与二、三、四马分别交战,其中白马战将使用双剑与红脸头马交战多个回合而最终握手言欢。
本文分视频和图片两节
高跷马表演视频,G12拍的无编辑的一段视频
以下都是大图,猛戳可见幻灯片
PART1 表演前现场及表演前准备
堂屋外观众期待着表演开始

一致希冀马年的高跷马更是马到成功

堂屋内参加晚间活动的童子后生们等待着,其中橘红色上衣的是黄马,绿色上衣的是白马

我等待着后生们和神的融合

四个后生行礼了


礼毕出堂屋

表演前精心细致的准备
黄马

白马

黑马

红马率先准备好

等其他三匹马都准备好了,红马已经出去溜了一圈回来了(场外那匹是红马)

PART2 表演前的仪式,四匹马都准备好之后就是必要的仪式

鼓手燃起圣火






执事将脸子呈上(童靴手机拍摄)

PART3
高跷马表演
从晚八点开始,时间过去了四十多分钟,精彩的高跷马表演开始了,以下全是连贯小片。
1
2

3

4

5
约莫表演了半个小时,最后环节四马谢幕时候出现了意外,黄马摔倒了!参见马年围观贵池傩戏,我祝他神佑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