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度梯尺
色彩学很重要的一项是白平衡,那些摄影大师们学没学过俺不知道,但俺也许可能感受到他们的气场,大师们有助手,PS能力有如谢特还是彼得都一样不可或缺。
也许可能大概齐,白平衡是个尖端科技问题,数码相机厂商不就此有过多说明。理论毕竟是理论,应用到具体相机的具体拍摄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和什么相关呢?
见过很多自以为比较牛X的,根据胶片原理设置一些色温而后进行拍摄,我只想说,牛逼你Y就什么也不调整把原片放上桌面大家瞧瞧。有些很可笑的常有的现象是:有很大一部分玩胶片通过并不很高端的扫描将胶片影像贴到网上而大谈质感色调等等,甚至以之讨论数码胶片之优劣。单就色域而言,请举例胶片中会有那一种颗粒可以有三原色RGB所不能表达的。如果有,那就意味不是眼睛有问题,是脑子有问题。
CMOS及其光敏元器件其实就是一个图片信息处理器,假设白平衡自动挡,相机凭什么就能显示你捏下快门后的那些图像呢?显然和什么相关,所能想到的的无非快门速度,对焦模式和对焦点等,要不然芯片怎么计算呢。
还有一些推论,因为没几个拍照的可以看懂,俺就不YY了。实例说明也许比较直观,起码看了这篇文章你可以知道顺逆光方式不同,色温一样,PP的色调是不一样的。
P1P2同时拍摄,参数如下,后期将RAW图像自动白平衡改成5200K,降低对比度而进行了JEPG色调曲线的微调,增加了对比。大家有什么发现呢?
1 逆光的情况
文件名 IMG_0031.CR2
相机型号 Canon EOS 5D Mark II
固件 Firmware Version 1.0.7
拍摄日期/时间 2011-4-20 5:55:29
拍摄模式 手动曝光
Tv(快门速度) 1/60
Av(光圈值) 8.0
测光模式 点测光
ISO 感光度 100
镜头 EF24-105mm f/4L IS USM
焦距 73.0mm
图像质量 RAW
白平衡模式 自动
自动对焦模式 手动对焦
照片风格 用户定义1(风光)
清晰度 7
对比度 0
颜色饱和度 0
色调 0
颜色空间 sRGB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 2:开
高ISO感光度降噪功能 0:标准
高光色调优先 0:关闭
自动亮度优化 0:标准
周边光量校正 启动
相机机身号 0730303620

2 侧光的情况
文件名 IMG_0030.CR2
相机型号 Canon EOS 5D Mark II
固件 Firmware Version 1.0.7
拍摄日期/时间 2011-4-20 5:53:09
拍摄模式 手动曝光
Tv(快门速度) 1/80
Av(光圈值) 7.1
测光模式 点测光
ISO 感光度 200
镜头 EF24-105mm f/4L IS USM
焦距 80.0mm
图像大小 5616x3744
图像质量 RAW
闪光灯 关
闪光曝光锁 关
白平衡模式 自动
自动对焦模式 人工智能自动对焦
照片风格 用户定义1(风光)
清晰度 7
对比度 0
颜色饱和度 0
色调 0
颜色空间 sRGB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 2:开
高ISO感光度降噪功能 0:标准
高光色调优先 0:关闭
自动亮度优化 0:标准
周边光量校正 启动
相机机身号 0730303620

3 基本如上拍摄条件,后期除仔细调节其中高光区域也基本雷同于上面2图

同个文件,RAW色温改变,然后JEPG输出前稍微增强原片的对比。这比较简单,色温不一样,当然色调就不一样,但大家别忽视了前提。
文件名 IMG_0046.CR2
相机型号 Canon EOS 5D Mark II
固件 Firmware Version 1.0.7
拍摄日期/时间 2011-4-20 6:06:06
拍摄模式 手动曝光
Tv(快门速度) 1/160
Av(光圈值) 5.6
测光模式 点测光
ISO 感光度 100
自动ISO速度 关
镜头 EF24-105mm f/4L IS USM
焦距 102.0mm
图像质量 RAW
白平衡模式 自动
自动对焦模式 手动对焦
照片风格 用户定义1(风光)
清晰度 7
对比度 0
颜色饱和度 0
色调 0
颜色空间 sRGB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 2:开
高ISO感光度降噪功能 0:标准
高光色调优先 0:关闭
自动亮度优化 0:标准
周边光量校正 启动
相机机身号 0730303620
4 6300K

5 自动白平衡,约莫5200K。这张和现场肉眼观察到的最为接近

6 4600k

7 题图。JEPG饱和度为零输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