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 燃犀亭(百科一下可以导出关键词:东晋、温峤、桓温等)
2010.06.07,不通透的晴天。这样的天气已经延续了几日。
近月的读书和间或的郊游,把那些水岸田地、那些山岩青林、那些烟墩成竹了然于胸。午后画好(下面)地图,准备连博带扯这近月实地考发现和心得《有如神助--江东马鞍山地区实地考》。但老龟隐约觉得即使是天才抑或天分,“天”总是前提,就再依一下天意,依稀记得采石公园燃犀亭的位置,老龟就以到达拍照之时阳光可以照到亭内那块碑石定夺。照不到的话,俺就不再自以为是、开始尊重那些地方志专家和某些历史学家。但万幸也是不幸,即使俺忽略了植物的疯长,下午四点一刻,斜阳还是拨开黄连树叶的遮挡,无限暧昧的扫射燃犀亭内,呵呵。
三台阁俺还用登吗?这次显然不用了,因为老龟心比天还高。在无人的牛渚,在栈道的尽头,看飞机穿越夕阳,看货船穿梭大江,南北西东来来往往。面前横江枕石而卧,有蝶飞舞,尘起,那是霸王的穷途;背后横山尺牍空谈,有燕起舞,灰飞,那是小霸王的末路。孝武刘骏郊祀姑孰城北,以篡位的宋比之篡魏的晋,纵有凌歊台赋,尔耳不过黄山之暧暧;以寒族军阀比之世族大家,桓温地下狂笑“遗臭万年皆是尔等匹夫!”
从文化的堕落反映了历史的堕落,反映了民族的兴衰,谢安主政之后北府寒族的崛起促使南朝的衰微,从此中国不再有诗赋有玄言有礼乐的汉民族。种族融合幸乎哀乎?露乳铜臭幸乎哀乎?
相比于王导王敦,桓温是二者结合体;相比于庾氏势力,桓温一人单挑;相比谢安家族,桓温更为英武大度;倘不是深受君臣礼法世家文化之毒,可以比肩于曹操,倘真要断晋祚,又怎可以死后九锡胜于霍光,又怎可其子玄以楚篡晋被诛而举朝上下不迁怒其父......其墓不考,是故青山寂寂。
读史的请读南朝、晋书、三国、后汉、汉、史记、资治通鉴等以及相关人物姓氏方志食货葬经周易之类。至于为何是“有如神助”,近年来经过想拍点啥的,并之后去了或梦见不止一次的地点,最近各种版本史图阅读竟然十之七八是遗址之类,不是神助是啥呢?
2 傍晚采石矶

3
4 能见到的山是采石山(望夫山,小九华寺所在)
5

6
7
8

9

10 龙山 06.05 中午
11 竟然有些像桓温统一南方和北伐之后的东晋最大地域图
12 呵呵,都是光环,还不得死后遭人非议

红线:(并可见现实路线)实地考部分路线(大图点查看)
黑线:东晋灭亡之前(部分路线可上溯至东周先秦朝时期)横江之江东道路示意
红色星号:本人基本确定为墓葬(黄色星号:本地出土遗址墓地)
特别指出:桓墓桓温墓,毛墓毛璩墓,吕墓吕范墓(均已据典找到线索,后详述)
单凭画出此图,那些江东史志专家已然粪土。考古专家俺不非议,但无非有了才去考证是非某某。设想:先指定地点范围是某某。一旦发现还用得着专家们YY吗?
也许俺真有这方面天分呢,哈哈。
(历代基本无人提及的)毛璩墓俺可以精确到百丈之内;
(有提及无人考的)桓温墓俺可以精确到百米甚至十米计;
至于吕墓是不是吕范墓,史书上有这么一句话:孙权还建康...途中...祀以太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