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筠
会穷开心的女人最了不起
——《优雅》采访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
她倡导女人要学会穷开心,因为你的财富和男人都不是百分百不改变的“身外之物”,并不是一定要有男人爱我,有很好的工作,这样才开心,应该是没什么事情要很开心,会自找乐趣。
我要去学心理学
张怡筠在大学时以第一志愿考进心理系,后留学美国并在乔治亚理工学院取得心理学
博士学位。近年来,她将工作重心为EQ(情商)的全方位研究与推广,成为第一位以中文
写作EQ专业书籍的学者。1996年出版的第一本畅销书女作家之列,而接着陆续推出的几本
EQ畅销著作,更加带动了华文世界的EQ风潮,使得EQ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重要名词及概念。
正是这样一个人,据说在小时候是很小气,但极愿意表现自己的一个人。
“女人从出生到18岁,需要好的家庭,18到35岁,需要好的容貌,35到55岁,需要好
的个性。”正如张怡筠所说,家庭对她的影响可以说十分重大。在张怡筠12岁之前,如同
大多数孩子们所受到父母的管教方式一样,也会因为调皮而受到母亲的惩罚,张妈妈在生
气时也会用小拖鞋打孩子们的小屁股。“以现在的眼光来说,这其实就是家庭暴力。我母
亲可以说是一个家庭暴力的受虐儿,因为我姥爷也是这样教育她。”但在张怡筠12岁的时
候,张妈妈去上了一星期的心理课,随之而来的变化,却让张怡筠十分惊讶,母亲不仅再
也不打人,整个人也变得特别开心,总是笑眯眯地喊着女儿“亲爱的”“宝贝儿”。母亲
态度180度的改变,让张怡筠受到强烈的震撼,居然有一个科学可以令一个人有这么大的改
变!于是,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去研究这样一门有意思的科学。
一路走来,张怡筠不断转换人生角色,从大学教授到企业管理顾问,从畅销书作家到
演说家。虽然忙碌,但每天早上起床仍觉得对工作充满热情。“乔布斯不是有一句话,大
意是如果早上起床,并没有觉得自己充满活力并热爱自己工作的话,那么就换掉这份工作
吧。”张怡筠将人生已然规划清晰:“当你知道你对什么东西有认识、有热情,自己所有
人生选择就将清晰无比。”
情绪最重要,别的死不了?
有些新朋友得知她的工作,便不敢再开口和她说话,害怕自己被“看穿”,有的则像
捞到救命稻草一样,立刻询问一些关于人生的大决策。
张怡筠表示,心理咨询师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么“厉害”。对于她个人而言,她只会
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才会通过专业知识来辅助自己做一些决定。比如做比较深入的合作、找
员工,再根据合作指定项目组等等,因为她希望合作伙伴拥有良好的心态。心理咨询师的
工作不是帮人做决定,而是帮别人理思路。人拥有无限的潜能,其实当事人自己十分清楚
路该如何走,只是暂时因为路面杂草重生而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因此心理咨询师帮忙把内
心的“杂草”清一清,把路找出来,但迈开那关键的一步,还是需要自己去做。
在张怡筠的多本书里,她总是提到“让心灵充满力量”。而这,说的是“信念”的力
量。“信念决定我们的身心状况,这已经成为全世界遗传专家和心理学家、大脑神经学家
的共识。当然在努力激励自己的同时,更要有实际的行动。”张怡筠倡导“力量跟自尊相
互支撑”。在她看来,“让心灵充满力量”绝不是一种暗示,而是每个人有了很好的情商
之后,学会怎样面对挫折和压力,这是一种情绪弹性,让人们的情绪体验到低潮与高潮。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欣赏自己,然后认为自我有价值,同时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各种状
态,这个就叫心灵充满力量。”
每每有令人不快的突发事件时,张怡筠会念一个口诀,叫做“心情最重要,别的死
不了”,而在每日早上,她也会做一套叫做“情绪启动”的仪式。在每日早上起床后,
她先喝一大杯的温开水,再看看书。看书时思绪就会沉淀,很多事情就会看得很清楚,而
此时往往沉浸在心情与身体一同排毒的过程中,对开启好心情就很有帮助。当然,在遇到
事情时,她也常常跟先生聊天,借由这位心理素质非常好的男士的睿智,三两下拨开笼罩
事情的云雾。
幸福是需要用加法来计算的
张怡筠一直研究幸福学和情商的关系。而关于幸福,她则认为应是处在一种身心平
衡的状态下,所感受到的深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当下,我们总能听见各种抱怨,自卑与自信爆棚的状态也总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
人身上,从而导致年轻人对自己没有一个很正确的认识,当状况好的时候,就觉得一切
尽在掌握,而状态不好的时候,却觉得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尽人意。对此,研究发现,人
们处在低潮的时候,靠近脖子部分的情绪中枢在发挥作用,而开心的时候,大脑往往是
用我们的理性中枢在思维。
张怡筠认为,神经大脑的运作,确实会使得我们当下的情绪影响人们自我认知和对
未来的期望。“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告诉自己,事情没有那么糟,你一定要这样告诉
自己,因为它真的没有那么糟。”因此,张怡筠建议当心情低潮的时候不要去做决定,
因为这个时候做的决定不是很理性。第二,如果需要尽快完成手头的事情,或帮助恢复
情绪,则建议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或问一问身边的好朋友,比如说“你是怎么看待我的
这个能力的?”“我在成长课程当中经常做一个练习,让学员去问五个他认为最了解他
的人,给他一个反馈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状态,你会发觉很多人很惊讶地得到一
个结果,那就是别人看待他会比自己看待自己更对立,比如往往有正面自我看法的人,
会发觉别人会有一些负面的评价,而太严重负面看待自我的,则会从别人那找到更多的
自信。”
在张怡筠的调查研究发现中,人们将事情看得太过于严重,是因为很多人在做有关
幸福的“减法”。比如,有些人认为幸福的满分应该有100分,而在生活与工作中,遇见
我老板对我不够好、或我长得不够漂亮、没有男人喜欢我等等,一直在总分中做减法,
最终发现自己的分数越来越低。但其实我们应该做加法,比如老板喜欢我的工作表现,
给自己加一分,茫茫人海中有一男人喜欢我,又给自己加一分……这是一个逐渐累积起
来的过程,这使得我们内心的饱满程度一天天加深,而幸福感也逐渐攀升。
*此文刊登于《优雅》杂志
2012年1月刊总第398期文-大Z
相关阅读:
2013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3情商讲师培训TTT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3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最新课程信息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