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行家庭会议,为亲子沟通加分

(2011-07-14 09:44:48)
标签:

亲子关系

教育

家长

孩子

沟通

分类: 亲子情商乐园

举行家庭会议,为亲子沟通加分

张怡筠

http://pic.gicpic.cn/bigimg/nowaterbig/3968000/81284222.jpg

  

        良好的亲子沟通状态需要日积月累的细心呵护,专家们建议,可以用定期举行“家庭

    会议”的方式,来对沟通状况进行日常养护。

 

        “家庭会议”,这对许多家长来说是个新鲜词。父母心中也许纳闷,为什么要用“会

    议”的方式?会不会太正式了?其实不然,开会的做法让家庭沟通有了正式感,可以彰显

    其重要性,有助于形成理性沟通的情绪氛围。而由全家人一起讨论并达成的共识,也更具

    权威性,执行起来往往干劲十足,成效也显著许多。

 

        “家庭会议”的进行可以选在周末,或其他家人都有空的时间。参加的家庭成员包括

    了老爸、老妈、孩子,可能的话,不妨也邀请其他长辈加入。而当意见不和、讨论出现矛

    盾时,其他家人的在场也能起到缓冲的效用。

 

        “家庭会议”的主题可以先列出讨论事项,建议先从和全家共同有关的话题开始,比

    如长假旅行的去处,爷爷生日的庆祝等。随后可以是家庭成员各自的需讨论事项,比如儿

    子希望可以增加零用钱;爸爸建议每天12点前睡觉;妈妈想开始学习拉丁舞等等。

        逐一讨论每个主题,并让大家集思广益,一起构思可能的解决方案,经­过讨论,做出

    最终决定。

 

        家庭会议的主席,应由家庭成员轮流担当,包括孩子在内。主席的职责,在于确保会

    议顺畅进行,而当众人出现矛盾僵局时,也该出面协调排解矛盾。这一做法可以激发孩子

    的责任心,让他有被重视的感受。同时,也能锻炼孩子在众人前发言的胆量,以及对集体

    活动的组织领导能力,并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行建议:

        一般而言,家庭会议需半小时左右:

        (1)准时开会,按流程进行;

        (2)不打断别人发言,专心倾听;

        (3)不批评别人的意见或感受;

        (4)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给出自己建议的解决方案。

 

 

        【范例】

家庭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07年6月8日

 

        与会人员:爸爸、妈妈、儿子、奶奶

 

        会议主题:是否需要给升入初中的儿子增加零用钱?(提案人:儿子)

 

        建议方案:A、(儿子)自己上初中了,应该增加零用钱。

                  B、(爸爸)应该增加,孩子是大人了,该有更多可支配的零用钱。

                  C、(妈妈)不应该增加,零用钱太多,只会培养出乱花钱的习惯。

                  D、(奶奶)可以增加,但要提醒孩子不要乱花,尽量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方案利弊:A、从尊重孩子的角度来看是对的,然而的确存在导致其不懂珍惜的隐患。

                  B、同A

                  C、考虑到了前者的弊端,但因此便否决,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

                  D、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同时向孩子传达出了正确的消费观。

 

        最佳方案:D

 

        请你想一想,最近家里有些什么事情需要放到议事日程上来讨论一下的呢?不妨带上

    我们为你设计的家庭会议记录本,快快和你的家人一起商量吧!

 

 

 

家庭会议记录范本

        会议时间:

 

        与会人员:

 

        会议主题:

 

        解决方案:A、

                  B、

                  C、

                  D、

       

        方案利弊:A、

                  B、

                  C、

                  D、

 

        最佳方案:

 

 

        别忘了,在任务完成后,请记录下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1-10分)

        爸爸            妈妈            孩子         

 

 

*此文节选自《幸福其实很简单》(作者:张怡筠;河北教育出版社)

及《变形计》之“网变” (作者:张怡筠;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相关阅读:

2012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2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最新课程信息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