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钱比赚钱更难忘?
张怡筠
股指反弹创新高,前几天在企业演讲的现场,谈起这个话题,大伙儿脸上的神情似乎都轻松许多。
然而,有位坐前排的先生举手问道:“股市涨当然是好事,但不知为什么,对我而言,赚钱的开心总维持不了多久,然而前一轮股市狂跌时的痛苦,却似乎很难消失……”
不知你是否也想过,为何赚钱的开心似乎总比不上赔钱时的伤心?
心理学家卡恩曼(Daniel 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就这个问题做过研究,发现确实如此,我们损失金钱的痛苦比赚取相同金额的快乐更令人难以承受。
听来令人不解?似乎我们的大脑对于“失去”更在意许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损失金钱所造成的“选择可能性”之损失,比获得同样金额的金钱所带来的可能性来得大。让我为你细说分明。
金钱之所以让人着迷,倒不是因为印着数字的纸币本身有啥神奇,而是它背后代表着的可能性:有了钱,我们就“可能”购买许多东西,例如,食物,房子,旅游等等,是购买这些东西的“可能性”让你我兴奋不已。
而由于生活中,价格越低,可供选择的物品种类就越多,而随着单价提升,能买到物品的种类就会依序递减。
既然物品价值越高,则可供选择的物品清单就越短(亦即“可能性”越少),所以,当我们增加金钱数量所增加的选择可能性,其实是依比例递减的。而当我们损失相同金额的金钱,所损失的选择可能性,会比赚取同数目的钱所获得的可能性更多。
举例而言,当我们手中有五万元而损失五千元,就损失了买到五万元以下商品的许多之可能性,例如电脑,电视等。然而,当我们增加了五千元,则我们的购买能力就增加到五万五,这时因此而多买到的物品种类,可就没有那么丰富了。所以啦,在损失的时候,你我会觉得损失了许多的机会,当然感觉这损失可大啦;而当赚钱的时候,的确多了一些机会,但增加的幅度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不过,如果我们就因此断定,多赚钱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这倒也不尽然。过去的研究发现,金钱的增加,对于那些在贫穷线以下(无固定收入,生活比较困苦)的人而言,的确能带来不少的幸福感受,然而对于有固定工作、生活基本无忧的人来说,金钱增加所带来的幸福效益就大为逊色。
至于多一大笔钱,是否能让幸福爆棚?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里克曼曾针对美国彩票得主做了追踪调查,看他们自从得到一大笔意外之财后,是否变得更快乐。这些彩券得主被要求评估自己当下的快乐指数,赢得大奖前的快乐指数,以及预测接下来几年的快乐指数。另外有意思的是,这些彩券得主也被要求评估他们对于日常生活活动所获得的乐趣程度,其中包括,与朋友聊天,看电视,吃早餐,等等。结果发现,这些中大奖的彩券得主当下的快乐程度,与其他从没中过大奖的人(例如我,呵呵!)并无显著差异,而他们从这些生活活动所获得的乐趣,则明显低于没中奖的人。
布里克曼因此得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中彩票,并不会让人获得长久的快乐。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大脑里有适应机制,突然不劳而获得到一大笔金钱,刚开始的确会为这笔横财背后所带来的无数可能性兴奋不已,然而很快地,大脑的适应机制就会启动,让我们开始习惯这状况,感觉慢慢恢复,兴奋感就会慢慢消失。
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若想再获得同样强度的刺激感才行,这也是为什么接下来生活中一些普通的行为,例如看电视、和朋友聊天等,很难给他带来同等乐趣的原因。
所以你我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幸福快乐指数,整天梦想着中彩票其实并非捷径。呵呵!了解金钱和幸福的心理运作机制,你我就能提醒自己,该聪明地看待与金钱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幸福。
*此文为《理财周刊》“怡筠财情”专栏稿,每周一出版
相关阅读:
《张怡筠情商俱乐部》 会员火热招募中!
2009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 热招中!
更多理财情商专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