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疼的意大利父子

标签:
我是冠军亲子情商教育杂谈 |
分类: 心情日记 |
张怡筠
我一直关注的电视节目《我是冠军》进入了最后阶段。上周六,我始终看好的中意混血儿森龙和他的意大利父亲保罗居然被淘汰了!
打从第一眼看到这个孩子,就让人觉得十分心疼。12岁的森龙有着高大帅气的意大利籍父亲以及美丽贤惠的中国籍母亲,然而他与众不同的家庭背景却也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年少心情。
森龙的爸爸保罗信奉棍棒教育,对儿子非常严厉。只要小森龙做得稍有失误,都会惹来父亲一顿拳打脚踢,外加言语上的指责和伤害。因此在父亲身旁的小森龙眼神中总是透着恐惧和愤怒。打从参加《我是冠军》起,父子俩就不算特别顺畅,甚至在有一集中,父亲还当着大伙以及摄像机的面,动手重重地打了森龙,看到这一幕,我实在是于心不忍。
为什么这个意大利父亲会如此伤害自己的孩子呢?森龙从出生到现在,搬过好几次家,迁徙于意大利,北京和广州之间。有人说,孩子小的时候,不断搬家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稳定。
这点我未必同意。
不断搬家的确可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因为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而变得压力重重,然而这中间的关键,倒不在于搬家与否,重要的是在变动过程中,爸爸妈妈为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情绪安全网”?
我见过不少因为工作而需要每两三年就变换一次居住城市的家庭。虽然孩子舍不得离开这个刚开始熟悉的城市,父母总会给子女做很棒的“心理打气”运动,告诉他们搬家后会认识新的朋友,会了解新的城市,会拥有一段很好玩很值得探索的经验,让孩子抱着好奇的心情去接受并喜欢这个搬迁的过程。
而森龙与他的爸爸妈妈似乎不是如此。首先,妈妈到意大利之后,人生地不熟的她自己面临情绪危机。其次,在跨国迁移的过程中,因为爸爸不会说中文,再加上到中国后事业发展不顺遂,压力很大。
由此可见,这对父母双方的情绪支持也没有完全到位。所以可以这么说,在迁徙之中,森龙的父母自顾不暇,彼此之间也因此产生了很多矛盾,难免会有“要不是为了你,我不需受这么多苦” 的抱怨。小森龙长在这样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当中,不知不觉中就沿袭了父母的情绪动荡模式,也正因为爸妈没有能力提供他良好的“情绪安全网”,他便只得自求多福。
然而,意大利籍的父亲保罗在中国遇到工作,人际关系不顺遂的困境,压力一大便采取极端的做法,这一点与他幼年的成长环境也有关系。
保罗的母亲会严厉地打骂他,让幼年的保罗学会了“不满意、不顺遂就出手打骂”的情绪管理模式。现在的他对儿子既不满意,而自己的工作也不顺遂,怎么办呢?最直接的反应自然就是打骂孩子了。
所以你会发现,不管是在哪一个文化中,只要父母亲采用打骂教育,孩子不但是第一手的受害者,更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家庭暴力的加害者。
因此,小森龙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紧张的亲子关系让他毫无自信,又不知所措,所以越焦急越紧张,往往就做得越不完美,于是又引来一顿打骂,如此恶性循环,无穷无尽……
对照这对父子的关系,来自成都的何阳倩雯和她的妈妈杨巧芝就是截然不同的状态。倩雯刚满14岁,本该叛逆的青春期脸庞上却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容。当父母的婚姻触礁,她不但鼓励母亲放下悲苦,去勇敢寻找自己的幸福,还陪伴母亲一起度过这个心情低潮期。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对母女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抱着游戏好玩的心情参与,还不断地相互开着玩笑。
正因为她们为彼此的情绪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在有需要的时候,也就成为了彼此的“情绪安全网”,所以她们不但一路过关斩将,有着很好的表现,更棒的是在这趟冠军之旅中收获了很多母女相处的甜蜜时光。所以,只要经营得当,亲子关系是可以轻松自在而相互喜欢的。
在《我是冠军》的一开始,最让我翘首以盼的就是能看到森龙、保罗这对父子关系的巨大改观。最后,父亲保罗在离开时,说自己深深体会到了“跟孩子相处,打骂绝非良策”,也看到了别的队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因此有所领悟。
而小森龙也道出了心底最大的渴望:希望父亲能够接受他,鼓励他,而非责怪他,打骂他。看着这一对父子离开《我是冠军》,我想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努力,温柔地向彼此靠近。当保罗能够明白爱和关怀才是最好的情绪安慰剂的时候,相信他就会惊奇地发现,他和儿子森龙,都是真正的冠军!
嗯,现在我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巧芝、倩雯这对幸福母女接下来在比赛中的发展,大家跟我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