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丹让“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吗?

(2007-03-06 21:36:07)
 
于丹让“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吗?
 
 
 
   段时间,于丹越来越火。于丹在央视讲庄子和论语我都看过一部分,特别是看了春节特别节目于丹讲李白,我才对这个口若悬河的女人感了兴趣,于是就买了一本《于丹<论语>心得》,可是就在昨天,有消息称于丹遭到了清华北大等10名博士的联合抵制,他们把于丹冠以“学术超女”,认为于丹“极度无知”,要其从《百家讲坛》下课,并向观众道歉。此前,于丹签售时被搅局,有人在身着的T恤上写着“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字样出现在签售现场。

    “学术超女”这个名字颇有些意味。什么叫“超女”?有粉丝追捧,或者是想用这个最流行、最恶俗的称谓来表达他们对于丹的不可遏制的愤怒!

    《论语》、《庄子》其实就是时下比较流行的哲理方面的书籍,书中阐述了对人生的一些感悟,于丹不是从文史角度来解读《论语》和《庄子》的,她结合现代传媒,把中国文化经典的要义,运用独到的视野,从大众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将当下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启蒙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启发人的心智,愉悦人的身心。于丹的《百家讲坛》老百姓之所以喜爱,之所以能够接受,是因为老百姓从于丹的阐释里,寻求到了一种共鸣,这种共鸣是让《论语》和《庄子》这样的国学精华在现实的社会中找到了落脚点。于丹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但我们绝对不能认为于丹所说的《论语》、《庄子》就是真实的经典,可是就因为如此,于丹就让“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吗?

    鲁迅曾说过,一部红楼,不同的人看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于丹讲的就是流毒?就误人子弟了?学术上观点的不同不至于像这些博士们如此上纲上线吧!什么是正解?什么又是曲解?儒学著作里历朝历代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于丹的心得不是讲解,我们倡导百家争鸣,为什么就不允许于丹发表自己的看法呢?有人说,于丹的心得就是中国版的心灵鸡汤,她给我们心理的抚慰和激励,我们需要于丹这样的大众学者,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理解可以不同,对学术存在不同的见解,百家争鸣而不是简单甚至粗暴地反对,我倒更希望看到博士们站出来也就《论语》或《庄子》来和于丹PK一下,而不是在签售会上这样搅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