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人?作秀?春晚《心里话》遭遇两重天

(2007-02-24 11:46:36)
 
感人?作秀?春晚《心里话》遭遇两重天
 
 
    “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央视春晚,一群孩子的诗朗诵《心里话》成为了今年春晚的一大看点,也成为人们争相议论的焦点。有人说这个节目很真实,很感人,也有人说这个节目是利用了观众的同情心,让一群孩子在那里作秀,同样一个节目竟遭遇冰火两重天。
   
    主持人朱军这样介绍这个节目,说《心里话》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和父母一直不敢大声喊出的心声。这群孩子质朴的表演,农民工孩子学习的窘境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多少年了,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把想说的心里话深深的埋藏在“不愉快”中,今天,央视春晚提供了舞台,这也正是春晚20多年来一直受到老百姓喜爱的原因。孩子们的朗诵谈不上什么技巧,但真挚的话语、背书式的真情表白,让我们不禁潸然泪下。
   
    我们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每天都享受变化带来的快乐的时候,农民工的确在被我们忽略,他们被人瞧不起。因此,春晚《心里话》是一个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好作品,应当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但也有不同的观点。
    
    朗诵的高潮部分有这样两句:“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孩子的心声和呼唤令人心酸。“我和别人比明天”,听起来是豪言壮语,很有志气,可是在现实面前,显得很苍白、很脆弱。仿佛现在的农村孩子真的有能力、有机会和城里孩子比明天似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些孩子实在很难和城里的孩子比明天。
   
    为什么?因为在中国,农民不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身份。一个农民即使来到城市打工,做着和农业丝毫没有关系的职业,他还是要被叫做农民,从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烙上的身份,他们没有城市户口,缺少文化,他们的孩子很难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公平使他们世代贫穷,使他们落后!
  
    倘若我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我的第一句“心里话”话应该是“凭什么”!在努力够建和谐社会的中国,凭什么让这些孩子怯于和别人比爹妈?凭什么要让孩子接受出生便低人一等、不能在城里孩子面前抬起头的现实?是孩子的错吗?对这些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们来说,让他们低下头去,怯懦地承认:“我不能和你们比我们的现在、我们的出身。”在直播春节联欢晚会上,这种示范效应到底能带来什么?连温总理都再三说,我们欠农民太多了,我们要反哺农民,但作为国家的电视台,这是什么舆论导向?可是只要稍微冷静,就知道这不过是个拿着弱势群体的幌子作秀的节目。
 
    《心里话》告诉我们,除了同情和给予城市农民工力所能及的帮助外,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