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中国印” 何必这样紧张?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竟被“恶搞”成了厕所性别标识。近日,一篇题为《倒!奥运标识被恶搞成厕所“性”标识》的帖子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成为各论坛区里的热帖。所谓的“恶搞”就是给“京”字“穿”上“裙子”,便成了一个惟妙惟肖的女性形象,然后将原图和修改图下面的奥运五环标志分别改成“男”字和“女”字,便凑成了一对公共卫生间的性别标志。
面对“中国印”被“恶搞”,北京奥组委相关人员表示,这种行为属于网友在搞“恶作剧”,然而以这样的方式取乐,“非常不恰当”。但有律师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行为因为并不具有商业经营属性,所以不构成对奥运标识权利人标识专用权的侵犯。但社会学家指出,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
北京2008奥运会徽
公共卫生间性别标志
其实,仅就被“恶搞”后的公共卫生间的性别标志来看,可谓浑然天成,不由得让人感叹“恶搞”者的灵思妙想。但是否就是对中国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是对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挑战?其实,这充其量有些无聊而已,如果连奥运会徽这种不涉及政治、种族、文化的标志成为了一种禁忌,连调上一侃,幽上一默都要上升到亵渎的高度,这样的奥运会未免太严肃,太不近人情。
即便是将“中国印”用于公共卫生间的性别标志,其实也并无不妥。正像前文的那位律师所说,这不属于商业目的,所以侵权谈不上;其次,用于卫生间标志怎能说是亵渎?卫生间早已不是肮脏的代名词,卫生间往往是最能体现文明程度的细节,如果真能够将漂亮、精美的“中国印”巧妙地用作卫生间的标志,一定会为提高公共卫生间的整体形象添彩,再者,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公共卫生间的标志非常混乱,如果将影响广泛的“中国印”巧妙统一成公共卫生间标志,那只会在“人文关怀”方面增分,特别是在奥运会比赛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因为熟知“中国印”而一目了然中国的公共卫生间,我想,长期以来中国人留给外国人严肃有余轻松不足的印象为此还会发生改变呢!
认为奥运会会徽不能用作性别标志,实际上是一种讲究“文化禁忌”的心理在起作用。一位学者为此撰文说,讲究一定的“文化禁忌”是必要的,但一些“禁忌”却是非常可笑、必须摒弃的。将奥运会会徽标识视作一种禁忌,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我设限,是一种自我的精神阉割。讲究自我的约束和节制,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是我们应具有的能力和美德,但在讲究精神解放和文化现代化的今天,人为地制造新的“文化禁忌”却一定警惕,“恶搞”“中国印”
不用这么紧张,如果连这样的一个标志都成为“禁忌”,我们会不会活得更累,还会不会创造出更多的禁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