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琴师襄”的启示(作者:唐若溪)

(2024-05-31 15:13:14)
标签:

教育

文化

育儿

“学琴师襄”的启示(作者:唐若溪)

学琴师襄的启示

作者:唐若溪

孔子的勤奋好学是出了名的,孔子为了学好越强,曾拜师襄子,向他求教学琴的技巧。老师教给孔子一首曲名为《文王操》的曲子,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这就是著名的《学琴师襄》的故事。

当我看完这则故事后,十分的惭愧。因为,我也学琴,学的是钢琴,经常老师会教授我弹一些名人的曲子,把一首曲子练十遍,我就觉得腻了,一定要休息一会,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再弹十遍,我就认为我已经弹得挺好了,老师还没说可以了,就不愿意弹了,实际我根本没有了解曲子的含义,甚至觉得这些名曲枯燥无味,还没有流行歌曲好听。可是孔子学琴的故事,他竟然可以一次弹好长时间,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自己、提升对音乐的领悟,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认真揣摩曲子的意境,直至领悟“曲中意”、“曲中人”,才能算是真正学会。

学习和学琴一样,假如一个人拿起一本书,看了看认为没意思,就放下了,这本书讲的内容就没有被理解,被思考,被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的成功,而忽略了深入探索和思考的重要性。我们常常只会囫囵吞枣的接受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

因此,我以后学习时要端正态度,学而不厌;练琴时要勤学苦练,细心研究;读书时要含英咀华,深入理解每本书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认真做好每件事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

 

作者简介:齐齐哈尔市建华区育红小学五年级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