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师襄”的启示(作者:陈禹竹)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学琴师襄”的启示
作者:陈禹竹
孔子从小喜爱弹琴,他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段时间后,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学会了这首琴曲,可以学点别的了。”孔子却说:“我还没有学习到弹奏的技巧。”又一段时间后,师襄子又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学会技巧了。”孔子说:”可我还没了解曲子表达的意趣”。一段时间后,师襄子又说:“你已经了解他的意趣。”孔子听后还说:“可我还不知道他歌颂的是谁呢。”就这样孔子最后弹出的曲子让人听了就知道他歌颂的是谁,师襄子听后更是直接认孔子为师。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孔子之所以会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至圣”,他自身具有极高的天赋是一方面,同时还与他学习、做事都做到脚踏实地、专心研究、用心领悟,钻研到底,不轻易自满骄傲息息相关。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一知半解就沾沾自喜,遇到有难度的事就便半途而废。不急功近利,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头脑清醒的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把事情做到极致。
孔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诫后人的这种品质,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弥足珍贵的。
就拿学习语文来说吧,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囫囵吞枣的浅读一遍就能理解和吸收的,要心境平和反复的阅读,不断的挖掘,才能发现作者在文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达到共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记得上学期间的期末考试时我遇到了一道阅读分析题,粗粗的读了以便觉得很简单,很好理解,便自信的做出了回答,结果是我没有答对这道题,而白白丢了两分,令我至今懊悔不已。
学习贵在坚持与勤奋,坚持到底是成与败的关键,只要肯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作者简介:齐齐哈尔市建华区逸夫小学五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