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的力量(作者:张羽僖)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隐忍的力量
作者:张羽僖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就是“卧薪尝胆”,它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勾践大败夫差后被俘,可夫差却没有杀他,反而把他留了下来,但这期间堂堂昔日君王则变成了马夫,还要每天做夫差的“活马凳”,作为阶下囚的勾践君臣深知,要想活着离开吴国并东山再起,必须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唯此方能让夫差消除杀心,甚至《史记》中曾记载:“求其粪而尝之,观其颜色,当拜贺焉,言其不死。”就这样,经过三年时间,夫差放了他,勾践回到了越国,不断回想起屈辱的日子,卧薪尝胆重整旗鼓,打败了夫差。
“忍”字上面是刃,刃在甲骨文中是一把刀的意思,“刀”的旁边还加了一点表示锋利的刀口,忍字下面是心,意识就是把一把锋利的刀刺入心脏里,是多么疼啊,可下面的“心”却纹丝未动的样子,这种就是忍的最好表现形式。
中华民族泱泱华夏是一个极其具有“忍耐力”的民族,不仅出现过“智者”“胜者”也出现“忍者”,流传下来的忍耐力和忍者的智慧和美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忍也是大度的,我们不拘小节,宽容他人,忍让谦让,互相包容,如果没有“忍”这个社会也将会变得十分混乱,没有秩序,一切都会十分乱套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以免防止起冲突,它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忍不代表就懦弱,反而是坚强,智慧的代名词。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写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故而,隐忍的力量是志存高远,是有勇有谋者的象征,隐忍在生活中,在事业上,是有极大的力量。
作者简介: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东路小学五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