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作者:郭怡辰)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
作者:郭怡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正如唐代著名哲学思想、政治家韩愈所说,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韩愈3岁时成了孤儿,因为生活很清贫,所以他从小就比别人更刻苦读书,希望有朝一日改变命运。20岁时,韩愈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了三次也没考中。但韩愈立志进入仕途,一直都没有放弃,终于在第四次考中进士。因选官制度,韩愈又踏上赶考之路,又是落榜三次才考中。他教书育人,思维敏捷,见解深刻,发表了《师说》,成为了知识渊博的伟大学者。
晋代的孙康小时候家境贫寒,买不起油点灯,然而孙康又特别喜欢读书,且常常读到夜晚。晚上没有灯,他就躺在床上回忆并消化白天学过的知识。一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有些光,能隐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白洁的雪映射月光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为何不借月光来看书呢?于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孙康终于成为了个有名的学者。
北宋的方仲永,祖辈都是农民,仲永从来没有得到过教育,可是一天,仲永突然向邻居借来纸和笔,写了一首诗。所有人都感到很惊奇,认为仲永是个神童。就这样,仲永的名声传开了。但是父亲并没有让仲永继续学习,而是带着他四处做客,做诗赚钱,最后,仲永成为了普通人,一事无成。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韩愈、孙康并不是什么“天才”,也不是“神童”,但他们能成功的原因是勤奋学习。而仲永,属于天赋极强,但是被奉为神童后,奔波于社交场合,妨碍了仲永继续勤奋学习,最终沦落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要深思名人的成败得失,一起勤奋刻苦学习,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
作者简介: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新江小学五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