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礼让(作者:陈禹奇)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宽容礼让
作者:陈禹奇
我中华民族以礼为本,世世代代“传礼”、“习礼”、“用礼”。把“礼”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
孔融四岁时能给兄长让梨,黄香九岁时能为父母温床席,我今少先队员挽老奶奶过马路……这都是礼的体现啊!文明礼貌,可以使自己品德更加高尚。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他年轻时家破人亡,祖国被灭之时,他在下邳桥下遇见一位老者,老人故意把鞋子掉下桥,让张良拾上来并给自己穿上,张良耐着性子照办。老者约张良五天后再相会。五天后,张良到达时,早已等候多时的老者责备他与老人约会不该迟到,约他五日后见。哪知五天后张良又比老者晚来一步,老者很生气,让他五日后再来。四天过去了,张良一直从半夜等到老者到来。老者满意地笑了,并把一部奇书《太公兵法》赠送给他,也使得他成为汉初名臣。
孔融、黄香、张良的故事之所以传承多年,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根本。有礼方可胜、有礼方可行。只有把“礼”学好,他才有作一个高阶层人的资格,才可以交更多高层次的朋友,来完善自己。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仅做事、讲话要用礼,也要学会宽容,正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在2018年的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上,一位女士仅仅因为坐过了一站,却与公交车司机发生争辩,还动起了手,并且在争辩的五分钟里,车上竟无一人阻止,导致公交车撞上对向的一辆小轿车,最后坠入长江,车上15人全部丧命。十五条鲜活的生命啊!这不就是不宽容,不大度,斤斤计较,小心眼才导致最后十五人无一幸免遇难……
现在的人自私自利、冷漠狭隘,大多数都不再拥有宽容礼让,只为贪婪而生,也因贪婪而死。人之常情就是如此,如果这世上的大度之人再多些,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更加美好?最后的结局是否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