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作者:朱梓宁)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作者:朱梓宁
唐代的文人墨客浩如烟海、数不胜数,高适只能算是一个并不太知名的人物,大多数的人也只听说过他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但高适的人生你可能没有听说,《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采用倒叙、插叙的方法为你讲述了主人公高适的一生。
影片开篇讲述着:老年高适带兵打仗,退兵到泸水关,程公公到达营地问他与李白相识的故事,高适开始回忆往事——年少的他看书就像小蝌蚪,所以学习高家剑术,学的还不错,后期高适父亲去世,母亲英年早逝,十几岁的他决定出去闯荡。
在路上遇见李白被其当贼,搏斗一番,后来两人一起捉贼,可谓不打不相识。后来两人一个去了长安;一个去扬州,约定一年后在扬州相见。青年时期在长安的高适,相识了杜甫、王维,在长安通过李白结识了王昌龄等人。
高适、李白两人的人生道路都比较坎坷,李白教高适相扑,高适教李白高家枪,其中高适参透了李白所说的以假乱真,高适用这招以假乱真夺回城池,程公公都非常佩服高适这一妙招!高适为了郭子仪求哥舒翰,为了李白联系郭子仪求皇上,都是他的有勇有谋、忠义诚信的表现!
在高适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他有勇有谋、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他不会因为自己输在了“起跑线”就放弃,而是加倍努力,最终实现了人生的理想。
在李白身上也看到很多,我看到了李白虽然生性放荡不羁,但心中始终是怀揣梦想,人生虽有风浪,但却始终热爱生活。在李白的生活中基本不会被任何事情影响了自己的步伐,什么事情也影响不到他做事情的心情!
我也在高适和李白两个人相互切磋武功上,知道了他们即使学会一项本领还会继续扩展更多的知识和武艺,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这种努力的意识,不断进取的精神,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追求!
《长安三万里》整部影片,导演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为我们呈现出了李白和高适的一生,故事情节生动、内容丰富,近3个小时的电影演绎了唐代的兴衰落寞、才子佳人们的人生百态,也给我们的人生开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作者简介: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第五小学四年级学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