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学习感悟(作者:段翔泷)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西游记》的学习感悟
作者:段翔泷
《西游记》这本书是妈妈给我买的四大名著中我最熟悉的一本,也是读的遍数最多的一本,我最喜欢书里面的孙悟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得一身的本领,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经。
因为我以前读过好多遍《西游记》,所以在老师讲解《西游记》之前,我认为自己已经读过很多遍,肯定能在课堂上对答如流。但是老师讲时,有很多细节我却都没有回答上。听了老师讲解“偷吃人参果”这一章回时,当关于猪八戒吃人参果的讲解,我才明白了我读书的时候就是囫囵吞枣,没有仔细品读书中的细节,更没有读懂这本书引申的意义和道理。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孙悟空很聪明,遇事不蛮干,懂得智取。唐僧虽然胆小,懦弱,但是很善良。八戒最贪吃,总是耽误事。沙僧蒙头干活,任劳任怨。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但是经过漫长的旅途和磨难,通过他们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取得真经,各自得到封赏。
以前的我,在学习中上课总是溜号,对老师讲解的知识感觉会了就不认真听,不求甚解,然后做题的时候就总是出现错误。自己对号入座这不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吞枣似的学习吗?哎,自己囫囵吞枣所以导致成绩总是提高不上去。这回让我可真正明白了,可不能在做学习中的“八戒”了!
《西游记》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一定要认真,不能总是浮皮潦草,差不多就行。尤是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上,更不能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要做到含英咀华,将文章读透、读懂,才能在语文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我们用了五节课听完了老师讲的《西游记》后,我还想再次阅读《西游记》这本书,这一回我要品读出书中每个细节的精华和其中的道理!
作者简介: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师范附小四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