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十年代的年味

(2024-01-01 13:17:39)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时评

感冒一周多了,还没有好的迹象。早晨问了陈才知道还有不到半个月过年了。我居然啥感觉没有。因为不出屋,也不知道街上有没有春节到来的氛围。
 上一周和姐姐一起回乡祭奠父母。兄弟姐妹们聚了一下。
 晚上和姐姐聊起小时候的年,在回忆里感受到了满满的年味。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虽然物质贫乏,精神生活也也不丰富,但过年的仪式感满满,而且人们对于年的盼望也是超越一切的。
 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活了。家家户户陆续的开始杀年猪。村子不大,一家杀猪几乎全屯的户主、主妇到位。主妇们忙着帮助做饭,户主们忙着处理猪,更重要的是团坐一起吃一顿。末了,还要给不能来的老人和孩子送一盘猪肉血肠猪肝。从进腊月吃到腊月二十几是正常的。吃上年猪,也就吃上了过年的第一道菜了。
 杀过了猪就开始淘米蒸粘豆包。每家都会淘好多,足够一冬天吃的。从淘米开始,我们就跟着忙活,借席篓,穴子,搬桌子烧水……总之,能伸把手的我都跟着掺乎。淘过的米,爸爸用车拉着去加工厂磨成面。我们则和妈妈一起挑豆子,然后烀豆馅。面打回来了,我们的豆馅也烀好了。用豆杵子念成豆沙,放点糖精。然后招呼左邻右舍的的姐姐阿姨婶子团座一炕,边在昏暗的油灯下边说笑着边完成那庞大的工程。把豆沙变成比乒乓球略小的豆包馅。干活麻利的阿姨能同时一手撰俩,两手撰四个。我起初是需要两只手一起撰一个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慢慢的能同时用两只手各撰一个了。眼看着一盆盆豆馅小山一样端出去。我们的眼前的豆沙盆也见底了。豆馅撰完,通常姐姐会炒些瓜子,大家吃一会然后揣点然后各自散去。
 发面的活往往是爸爸的,妈妈准备好大盆大笸箩,把发面的缸刷好,哥哥烧开水,然后给爸爸舀水,我给舀面,爸爸来搅拌面欠,之后是揉面,装缸,装盆,我们一家人全上阵互相配合。面一晚上就会发好,估计是反复的揣两三次就可以了。通常发完面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就能吃上美味的年糕饼子。年糕饼子表面金黄内里Q弹,香甜可口。年糕饼子是过年的第一道主食。
 在发面的过程中,哥哥会抱一捆高粱秸秆回来,拔去外表一层皮,然后用菜刀剁成一米多长,或者用麻绳,或者用铁丝串成大盖帘,用来冻豆包。每次包豆包前串个五六个是正常的。
 包豆包时又找来村里的姐姐阿姨们一起南北大炕一坐,半天的时间,能把一缸加一盆的面包完。我也跟着包,还不时的把冻豆馅扔进嘴里,豆馅香甜可口,我当糖吃。可是由于嘴急,常常去咬,结果记忆中我的乳牙都是吃豆馅给咯掉的。这期间,哥哥和爸爸负责冻豆包,同时也会抽空杀只鸡或者鸭,妈妈去蒸一锅豆包,然后小鸡炖一锅土豆,化一碗猪油,舀一碗糖稀,大家围坐在炕上的,站在地下的,说笑着,品尝着,评论着,总结着面的比例,豆馅的甜淡。我家包完就去帮别人包。一个腊月里的工作大体就是包豆包撰豆馅了。
 豆包收尾了,还要包冻饺子。因为,大家都想在正月里清闲一些,也娱乐娱乐,所以要把吃都准备好。我家兄弟姐妹多干活人多,所以不曾包冻饺子。所以大多数的时间是帮助邻居包。这样东家帮帮西家帮帮哩哩啦啦的就到了二十几,二十四扫过房,就开始买些旧报纸糊墙,然后把象征吉祥寓意的年画一贴,年就开始了。妈妈忙着蒸馒头,爸爸忙着把猪肉刨出来。鞭炮买好了,对联纸折好了,就等着拿会计家里去写了。
 记忆中的大年三十都是响晴的天,早晨,大家都换上新衣服。我和哥哥欢天喜地的贴春联。 妈妈姐姐们做饭。爸爸这一天是清闲的,只有在吃饭前指挥哥哥放鞭炮。年夜饭的饺子是爸爸煮的,饭前的鞭炮也是爸爸亲自放的。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是家里的传统,也是爸爸庄重的仪式。
 过了春节我们的日常就是娱乐玩了。父母们没有什么大事,哥哥姐姐也是溜达,我们就更是没说没管的疯玩了。记忆中的年就是弄吃的,和无忧无虑的疯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梦2022.11.14
后一篇:梦里梦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