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大致内容是讲中新社浙江分社的数位记者为了做新的特色专题报道竟然拿了用矿泉水泡的龙井茶去做尿常规。结果让人意外,10家医院中6家都得出的是“炎症”结论。的确,这茶是经过机器检查分析的,得出如此结论难免会让人们对医生的诊断水平质疑。众所周知,现在的血,尿,便三大常规,包括生化检查等几乎都是机器自动分析测定,如相关设备专家所说,机器毕竟是机器,它只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在运行,而检验机器只能用来检验人体排泄物及血液,如此突然拿不是它常规检验的物品来做实验,它肯定会根据已有的程序来测定,必然会得出固定的结果。但机器可以原谅,可人为因素就似乎让人不可理解了。大多数人想不通的地方也就在于此:医生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判断来下结论,不能为机器结果所左右。
在此,我仅以个人意见拿来发发感言。不可否认,现在的医疗行业的确是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医务工作者,可大家也都知道,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或许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因为医生也是人,也会怕承担不必要的责任,也会担心突如其来的状况。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想想,且不说那些医生采集病史不详,或许可以说假冒病人的记者伪装得实在太像,那么接诊医生当然没有义务去拿着病人的尿液闻闻,验一验它的真实性了。从某个角度来说,你闻了反而可以被患者说为是不尊重患者,对患者不够信任,这岂不是更加使原本紧张的关系僵化了吗?(不可否认,有些患者的确是这样很维权的人~~)
医生在对一种或数种疾病的诊断过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自我思索的程序,而是要医患相配合相互动的。前提是患者必须提供真实的病情,否则,某些自身表演天赋出众的人也必然会虚拟出一个症状来让医生诊断,而医生凭自己的经验和辅助检查,无庸置疑会作出相关诊断。到头来,这名极具表演天赋的人便会若无其事得站出来说,“呵~~这只是我的一个恶作剧,我没有哪里不舒服,而你刚拿去送检的那也不是我的体液,而是一杯用矿泉水泡好了的龙井茶~~~”我觉得这丝毫不亚于当今网络盛行的“馒头血案”。只是,这是对医务工作的恶搞。
不管目前的这些记者想要干什么,他们的想法多么得新奇,可是,在请他们尊重患者的同时,也请尊重医务工作者和医务工作。有时在想,医患关系的紧张并不一定就是来自医患自身,或许更多来自媒体吧。现在的媒体好象的确没什么可搞的了,处处挖空心思得遍地找体裁,殊不知,在他们这般认真工作的同时也加重了社会负担~~~他们伤害的不仅是可能作为患者的自己,也是作为医务人员的患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