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刘翔退赛
“跨栏不是我生活的全部”——这是一天前媒体报道中刘翔所说的话。
说得非常好。
什么也不是全部,只有全部是全部。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08/08/832500_200808181315151.jpg
伤的究竟是脚跟还是心灵,不可知也不重要;可以肯定的是,伤无法让刘翔以正常的状态完成比赛。
刘翔退出比赛的消息从广播中猝然传来的时候,鸟巢现场9万名观众异口同声发出的那声“啊?!”听来让人毛骨悚然,我以为地球行将毁灭之时人的反应也不过如此。
这当然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局,但在难以接受之前是难以改变;改变不了你只能接受,接受不了你可以忍受,忍受不了你可以难受……坦白讲,我很难受。
就在刘翔退出比赛之前半小时左右,我在北京卫视《光荣与梦想》直播节目中谈及刘翔时这样表达——
“不论刘翔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结果如何,不可改变的两个事实是:一,刘翔作为一位伟大的110米跨栏选手曾经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二,罗伯斯相比刘翔拥有着更多一些的跨栏天赋。
”
刘翔终于解脱了,即使短时间内可能承受可以想象的非议,但解脱是一种必然,他再也不必为一块奥运会金牌所累,再也不必面对无休止的压力,再也不必在公众视线下拼命躲藏……
他终于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过上相对普通的生活了,至少可以像普通年轻人一样去和女孩子交往;事实上,一个26岁的大男孩多年以来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准确说都不敢有,这很不人性,很残酷,也很悲哀。
悲哀共同属于过去的刘翔以及许多的我们——一个人居然肩负着13亿人的重望,悲哀的总人数是“13亿+1”。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所有对胜利、荣誉、骄傲、自豪的期望寄托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对胜利、荣誉、骄傲、自豪的期望全然寄托在同一个“他”身上?
再直白点说:4年前刘翔在雅典奥运会赢得金牌的喜悦心情或许我们还记忆犹新,但过去的4年中,我们中又有多少人的生活因此而发生了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吗?
没有,除了我们在电视的广告中实现了与刘翔的天天见。
真正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只有一个人:刘翔。(其家人乃至教练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让我们放过刘翔吧,甚至忘记都可以,4年前刘翔的金牌和今天刘翔的退出,对于你我而言,认真想来都没什么,生活还要继续,生活永远继续。
我有着这样的体会:生活中,许多的幸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幸福;许多的痛苦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
不必过度解释,不必过度渲染,不必过度愤怒,也不必过度悲伤。
我说过面对刘翔的退出有点难受;我难受的不是他的退出而是他退出的方式:我以为他至少应该在撤离赛场前和9万现场观众挥手道别,当然,如果是我,我宁愿坚持走完110米,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慢慢地将10个栏一一推倒,直到走过终点。
“推倒重来”,实际上是每一个人的一生都需要做的一件事。
区别只在于有没有这样的勇气。
转自董路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