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司马桥
司马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01
  • 关注人气:1,0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怕的人正在做可怕的事!

(2008-10-16 08:31:54)
标签:

高盛

名下

大股东

外资

杨惠妍

碧桂园

财经

分类: 观察财经

 

可怕的人正在做可怕的事!

          (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碧桂圆<代码:2007>股价走势图     双击看大图    2008/10/16

 

昨天晚上,看完央视正在热播的《李小龙传奇》,然后打开电脑,突然看到中国女首富杨惠妍已将比桂圆抵押给美国高盛的这则消息,觉得非常震惊!因为说明很多人猜测的美国资金在中国市场低迷的时候,低价吸纳中国资产的行为,已成为现实!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这一轮中国资产的泡沫的破裂,就会造成更多的中国资产被外资乘机控制。

 

想起15年前,还是新华社广州分社的高级记者,现在是著名策划人的王志纲大师兄,为广州碧桂圆设计了那句更加著名的广告词:可怕的顺德人!从此,碧桂圆的品牌被市场广为传播!现在看来,这种可怕的命运又一次降临在了碧桂圆的身上!

 

一、一年来不见了1000亿以上,资产缩水和顺德人一样可怕!

 

 去年,碧桂圆掌门人杨惠妍以高达1300亿元的个人净资产,荣登中国首富宝座。2007年10月份碧桂园最高曾攀升至每股14.18港元,杨惠妍身家一度达到1349.9亿港元。

 

 可是,到今年10月7日发布的《2008胡润百富榜》中,富杨惠妍因股票市值大幅缩水,以财富330亿元排名第三,其财富一年缩水近1千亿,这在百富榜十年是第一次遇到。因为以碧桂园最新收盘价不到2港元计算,杨惠妍拥有的股票市值已遭强烈“腰斩”,只剩下原来的15%(200亿港元左右)。

 

二、第一大股东抵押给外资机构,可怕的人正在做可怕的事!

 

 香港媒体报道称,香港交易所(0388)中央结算系统持股纪录(CCASS)显示,高盛(亚洲)证券名下的碧桂园(2007)股份最近突然在一天内暴增了95.2亿股,相当于总发行股本58.2%,这批股份的数目与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持股量近乎一样。证券界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大股东股份出现在证券行名下,很大可能是因为融资需要而把所持股权抵押给证券行,惹人猜测杨惠妍持有的碧桂园股份,是否已抵押给高盛。

 

相关分析认为:根据碧桂园最新中期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杨惠妍持有碧桂园95.7亿股,相当于58.5%,是最大股东,上市至今股权没有任何变动。以昨日数市价计算,杨惠妍持股的市值约190亿元。然而,CCASS的数据却显示,在9月20日,高盛名下的碧桂园股份只有6.71亿股,但9月22日,股份却突然增加至101.9亿股,即两日之间增加了95.2亿股,股数与杨惠妍手上的股份总数几乎一样。除了杨惠妍之外,没有第二个股东可以持有这么多碧桂园股份,因此,高盛名下突然增加的股份甚有机会来自杨惠妍。

 

至10月13日,高盛名下股份又增加至102.69亿股,占总股本的62.77%。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大部分股权出现在证券商名下,信诚证券联席董事连敬涵认为最大可能是该批股权抵押给证券行,另一可能是该股东是证券的客户,并将股份放在自己名下的户口,但这种可能性较低,因为一般而言,只有打算随时进行买卖,才会放在证券行户口,而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般很少频密地买卖公司的股份。所以有市场人士推测,杨惠妍已将股份抵押给高盛!

 

三、给外资的抵押如果不能赎回,将预示着后果的更可怕!

 

研究热钱的专家都有这样一个担心:认为外资的大规模撤离,导致国内资产的大幅度缩水,甚至跌到合理价格以下。然后外资再以更低的价格获得这部分资产,并且再次拉高出售而获利!反对的人认为我们国家的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外资进出不是那么容易!现在从碧桂圆的案例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外资的这种高抛低吸的手法非常从容。我们设想,如果碧桂圆的抵押股权不能赎回,那么这个曾经产出了中国首富的项目,就轻易地转手为外资拥有。而这家外资机构不是别人,正是在早在去年底作价1.5亿美元出售了上海的写字楼高腾大厦的美国高盛集团,这栋大楼是高盛于2005年斥资1.076亿美元买下的,也是该行在中国大陆楼市首笔大规模投资。

 

有困难也是正常的。但如何应对困难才是最重要的。想想同为顺德人的李小龙,在50年前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其原因就在于李小龙能将中国功夫和西洋拳击合而为一,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具备了国际化的拓展模型!今天的中国企业,如果要突破困境,倒不妨学学当年的李小龙,在经营手法上中西合璧,在困难来临时独辟蹊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