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是社会母体的双胞胎
7月3日,江苏省第四届江苏书展在苏州拉开帷幕,这是江苏书展第一次在地级市举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书展自3号开幕,除了各种新书首发、签售活动外,各种与文化有关的演示、展示,与文化有关的产品琳琅满目,“红沙发系列访谈”也搬进了这次的书展,儿童阅读专区更是人满为患,很久没有见到书展人头攒动的场景了。全民阅读的氛围似乎在苏州已经形成。
究其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苏州是一个经济特别发达的城市,在全国百个地级市中她的经济地位排名第一,其实又何止是地级市,就是与所有大城市、与一个省,苏州市都是可以比一比的。正因为经济的发达,人们的生活富裕了,自然需要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那书籍无疑是最合适的;由于对于孩子培养的重视,也就更加重视阅读了,因此,仅仅4天时间,销售就达到了2500万元人民币。
笔者之前曾经对中国书价高的质疑谈过我的看法,那是因为精神消费还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实,看看一本书的产生过程,看看作者写一本书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理解其实还不如一包香烟价格的书籍,它的价格到底是高与不高?一个歌星唱一支歌(有的还是假唱)几万、十几万也没有看到有人说价格高(当然,其中的原因有一个是因为使用的是公款),而一本三四十元的图书却直呼价格太高。
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阅读率也自然就上去了(当然也有一个提倡和引导的问题),阅读氛围也就自然形成了。
文化与经济是社会母体的双胞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