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哥的回忆

(2012-03-15 06:53:30)
标签:

大哥

告别

父亲

回忆

情感

分类: 生活散文

                                        大哥的回忆

 

    大哥走了。

    3月11日凌晨零点43分,床边的手机突然响起,一阵不祥之感突然袭来。听到侄女婿低沉的声音,我立刻意识到了…….

    大哥,你怎么走得那么地匆忙,我本来下一周双休日要再去看你的计划无法实现了。上个月我来大连看你后,临别时,也许是我们年龄悬殊太大的缘故,平时我们没有见面握手的习惯,可躺在床上的你这次却主动伸出了手说:“小五,握个手,再见”。谁知这一别成了永别,我再也见不到我最挚爱的大哥了。

    躺在床上的我,再也无法入睡,闭上眼睛,你的音容笑貌一一展现在眼前。止不住的泪水让它尽情地流,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我要立即赶往大连,起来简单整理了一下,就盼着天明。因为我必须把你最值得骄傲的、你晚年培养孩子的得意之作——人民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你最疼爱的孙女带回大连。

    遗体告别仪式上,看着你安详的面容,我无法挪动那沉重的脚步,任凭泪水流着,有谁能知道,“再见”竟然是在这个场合。我后悔为什么不把计划提前一周,也就是昨天来大连,那还能再见你一次,我直恨自己的优柔寡断,让我失去了最后一次再见到你的机会。

    长兄为父。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大哥是我不是父亲的父亲。在我没有出世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成年的你就参加抗美援朝入伍离家了。你第一次回家的时候,才4、5岁的我,从没有看到过一身戎装(是我懂事后大人描述的)的你,我哇哇哭着就是不肯与你同坐一凳吃饭的场景一直挂在母亲口中。

    12岁那年,父亲去世了。那时我二哥读书毕业分配在遥远的广西,三哥19岁,四哥15岁,小弟才8岁。母亲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虽然勤劳要强,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已经懂事的我,看着母亲人前是愁结的眉头,人后是迷茫的泪眼,我理解了母亲的不易。学习成绩很好已经在一个重点高中读书的三哥无奈中途退学辅助母亲料理农活。在生活最为拮据的年代,是大哥你,挑起了父亲的担子,省吃俭用贴补家里。每月10元、15元地往家里寄,最多的时候是30元,那可是那个年代的10元、15元啊,足以让我们在家的母子5人度日。因为每次收到后回信总是我的任务,因此这样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会淡去。

    我高中毕业后被公社送去地区培训,回来当了一名中学教师。每年300多元的收入,三哥四哥已经另过,就我与母亲和小弟,也能度日。可老房子翻造,又一下子拉下了1500元——在那个年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巨款”的债务,而我因为工作的需要,一直希望能有块手表。母亲知道了我的心思,同意了我的计划,我平生第一次戴上了价值105元一块的“红旗牌”手表。可后来是母亲告诉我,说你知道后很生气,家庭有那么多的债务,还买什么手表。可当你回家看到面黄肌瘦的我(我一米七八的个子,那时体重不到120斤)就再也不忍心批评我了。当时的我虽然觉得心里很不好受,但也没怎么当回事。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每忆起这件往事,泪水总会在眼眶里打转。

    当教师5年后,我上大学了。虽然小弟已经参加劳动,可是我的上学,不仅让家庭失去了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在学校的我,总是有不少开销的。虽然那时的师范院校伙食费是国家补贴的,我还享受甲等助学金每个月4元。可毕竟还是捉襟见肘,是大哥,为了支持我上学,又另外每个月5元补贴了我长达两年。我心中明白,我才是大哥培养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哥一直关注我的成长,也为我取得的成绩、成就感到高兴、自豪。

    我始终忘不了那是1990年的暑假,因为我才9岁的女儿跟着刚大学毕业的姐姐来了大连,一个月后,我与太太去大连接她回家。因为那时坐海轮要40来个小时,于是,你特意准备了干粮、水果,每顿吃什么,一一交代清楚,弄得我都不敢再去购买,怕你误解为准备少了。其实那时我已经是近四十的人了,你却还把我当成一个孩子。

    大哥啊,对于一众年幼的兄弟来说,你完全担负起了父亲的责任,你是我不是父亲的父亲。对于母亲,你又是一个在当地颇负盛名的孝子,为了帮助守寡的母亲你总是每月准时汇钱,三十年如一日;母亲病重,你又退休回老家照顾服侍老母,端汤奉药,床前床后不离半步,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效果天天记载,直至母亲离世。方圆三十里,你的对兄弟的爱心,对老人的孝心,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你晚年生活的最后阶段,你又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对孙女学习的辅导上。为了辅导,你自己先学一步,为了辅导,你到处寻找学习辅导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你晚年的辛苦终于成就了你为之骄傲的杰作——孙女如愿考入了中国的名牌大学。

    大哥啊,你一生辛劳,在你的个人词典里,只有别人,唯独没有你自己。你上孝敬父母师长,下关爱兄弟、子女孙辈;在部队你是一个关心官兵的好军医,在工厂你是一个关心职工的好大夫,在家庭里,你是一个好兄长、好丈夫、好父亲、好爷爷、好姥爷。你一生诚实正直,坦荡磊落,艰苦朴素,三十年的部队生活养成的作风始终如一,也许在有的人的眼里你落伍、琐碎,你却以六十年的生活经历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美德的教科书。

    大哥,你看,你的四个兄弟分别从江苏、北京赶来了,远在广西的你大弟的长女从南宁代表她父亲赶来了;你年迈的老战友在你的遗像前老泪纵横放声大哭;你的邻居纷纷闻讯赶来为你送行…….

    哀乐阵阵,悲声摧人心魂。别了,大哥,你一路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