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第一周
带的常服药用了一板7颗,我来北京一周了,似乎应该记下点什么。
我是上个月25日出发的。因为TT正在恢复期,有些事情必须有人料理,弟媳让她在我出发前回去安顿一下,所以我就谢绝了一切送行宴请,连班子的宴请我也谢绝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25日司机来送我去车站时,社长、总编、书记与办公室主任一起来我家,并一起送进车站,让我有些感动,更觉得有些不舍。
下午3点,高速列车经过5个小时的飞驰,到达了北京南站。来接我的办公室副主任C君已经候着,顺利地上了来接我的社里的车子。这个时候的北京正好是交通比较顺畅的时候,一个小时到达了清华。因为房子暂时没有弄好,社里安排我暂时住在附近的连锁宾馆,离开社步行也就12分钟的路程,比较方便。当天晚上,书记和一个副社长受出差在外的社长之委托,给我简单接风。
26日,我进入了自己的办公室。看到办公室都已经安排妥帖,两门电话、打印机到文具用品一应俱全,办公室的同志十分细心,让人感动。因为社长不在家,所以我就在信息中心同志的指导下,先熟悉社里网络的几个系统。到底是以计算机图书著名的出版社,网络的使用使办公和相互的沟通十分便捷。经过几天的熟悉,我基本上掌握了网络的使用。
从来京的第二天开始,我在北京的弟子陆续来看我,还有出版界的几个比较熟悉的前辈和朋友也纷纷来访并给我接风,以致最临近的一个酒店的领班都认识我了。到28日晚上,我突然发现我的短信、电话越来越多,从总署领导到学会领导,从出版社同人到媒体朋友,从出版集团的领导到年轻的朋友,电话几乎要爆了。看着急剧上升的电话费用,我赶快把苏州的电话转移到北京的号上。当我接到一个群发的短信,我才明白了,原来一个学会的也算是前辈的热心朋友在给我广而告之,说“我们的好朋友某某某到北京任职了”,要不是他也群发给我,我还真的给蒙在鼓里呢。哈哈。加上北京有一个业内的会议和上海的一个庆祝会,消息就一下子就扩散开了。
在这几天中,社里的几个在家领导基本上认识了,有的其实以前打过交道。工会的同志偶然知道我喜欢乒乓球,正值社里乒乓比赛即将开始,正愁缺一个超脱部门以外的总裁判长,于是,这个职位落到我的头上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熟悉人的机会,也就没有推辞,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命”。学校不错,给我提供了两套房源让我选择,在办公室两个主任的陪同下,选定了房子。然后是照相、填表等一系列的手续都一一按程序走完。
社长周五晚上回来了,周六我在办公室,作了一次简单的交谈。昨天下午先开班子会议,又接着中心组学习。晚上,社长正式设宴为我接风,社委会和分社社长都参加了。我的工作应该算是正式开始了。本周要去中宣部和总署各参加一个会议,也正好去与有关领导招呼一下。
“北漂”第一周的流水帐。是为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