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大学社的“董事会”

(2011-03-09 07:46:21)
标签:

大学出版社

法人治理

董事会

杂谈

分类: 学术——大学出版论

                    再谈大学社的“董事会”

   

    我一向认为,目前国有独资的出版企业是完全没有必要成立董事会的。因为,所谓董事会,就是由各自代表自己利益的股东代表以及少量独立董事组成的。而目前的出版企业,尤其是大学出版社,完完全全是一股独大,因此,所有的董事其实都代表了国有的股份,中间没有丝毫差异。倒是地方出版集团已经开始吸收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组成董事会还有那么一点实际意义。所以我认为大学出版社组成的董事会毫无意义,其实有个理事会足矣,或者学校派任一个执行董事即可。倒是社内的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与机能必须得到强化,以保障员工的权益。

     就目前全国大学出版社的董事会,据我的调查,其组成情况基本类似。不外乎是由学校的国资管理部门、财务、人事、宣传以及出版社的社长组成;其董事长人选一是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虽然说上面有文件学校领导不能在企业兼职,但是出版社是学校的资产,我以为真兼一下也未尚不可,只要不在其中拿银子不就可以了),但是学校领导兼任董事长的,其法人一定是由出版社的社长(总经理)担任;第二类是董事长由社长担任,同时担任法人;也有的是董事长兼任总编辑,总经理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同志,但是法人还是由董事长担任。

     董事会成员就如前所说,不外乎那些部门的成员组成,因为工作的原因,也因为出版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对于出版并不了解,不像地方出版集团的董事基本都是集团内部产生的,那起码他们对于出版还是了解的,而且他们基本上是稳定的,不管岗位如何变动,基本都在做出版。可大学出版社的董事,除了本社产生的,基本都是业外的,而且是不稳定的,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其组成人员势必也得变动,处在一个人员不断变动状态的董事会,又如何能发挥董事会的真正作用,又如何能真正“懂事”呢?

     据说,教育部最近在统计各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法人治理结构情况,调查法人是董事长还是社长、董事长为何人担任?我以为这样的调查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就目前的体制下,大学出版社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无法也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大学出版社不管你如何改制,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的。联系我们的情况,董事会中一位已经调任,剩下4人,原出版社出任的董事长与一个董事均已经退居二线,剩下一人为学校的一个部门的处长,一个为原学校某部门的领导现出任社长(幸亏他原来就是董事),这样的董事会还有什么实际意义?我倒以为,像我这样已经退居二线的董事会成员应该尽快退出董事会,学校应该尽早做出调整,让社长兼任董事长,让本来就几乎是摆设的董事会能发挥哪怕是一点点的作用吧!制度就是制度,别因人而异了,既然已经退居二线了,也就别占着应该是别人的位置了。为了出版社的发展,也为了新班子的顺利开展工作,我愿意也应该而且是尽早退出董事会。

   大学出版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任重而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保定之行
后一篇:15年前的今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