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来自于积累、激情
——选题策划小议
灵感是什么?灵感是来自于一刹那间的发现。选题策划需要灵感,有的时候或许就是在一刹那之间的一种发现、一种联想、一种思路,但是,无论是发现,还是联想、思路,均来自于生活的积累、观察的积累、思考的积累、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由量的积聚逐步达到质的裂变,这个就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这种飞跃,需要催化剂,这个恐怕就是激情。很难想象没有激情的人在选题策划中会产生灵感。这种激情与积累一旦结合,灵感就产生了。而积累的过程与灵感的产生,前提都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同、热衷,本人15年来的出版人经历印证了这个道理。
记得很清楚,我社第一套走市场的图书“全民健身丛书”(第一辑6种)选题的产生就是来自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那是我主管营销的时候,出差去南京开会,负责联系我社的省店业务员小殷与我们吃过饭后在我的房间喝茶聊天,因为小殷的父亲是体育界的,不知怎么聊到了乒乓球,那正是我所喜欢的体育项目,也是我强项,我突发奇想,我们来一套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就教人家一些体育项目的ABC,这个想法马上得到了小殷的赞同,于是,第一辑六册也就是最普及的六项运动项目的小读本的雏形就出现了。记得当时我是带着一个社长助理、一个发行科长,后来大概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还是为了什么的需要,出现了纷纷把这套书作为自己策划选题的成功案例的现象,想想真的有点好笑。这套选题的产生就是这样的,为了评评职称用用尚可,可贪天之功为己有就不那么道地了。第一辑出版获得很好市场反响以后,我就把后续开发的任务交下去了,但是,后来剑走偏锋,最后走向了常见疾病的防治,离开了“全民健身”的宗旨,书最后也就做不下去了。我任总编辑后,又提出“老书新做”,把这套丛书重新筛选,精选了7种,市场反响也不错。
获得国家图书奖特别奖的《中华民族的脊梁——记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人们》、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特别奖的《爱在燃烧
汶川诗草》那更是在感动中激情的火花催发出来的灵感。囊括全部国家级大奖的《中国丝绸通史》则是长期的思考、积累在我校与苏州丝绸工学院合并的契机中产生的灵感。还有“现代出版学丛书”,那是我在教学研究中发现了教材的陈旧落后,在广州参加会议,与业内朋友的交谈中,在朋友的怂恿下完成了这套丛书选题的策划......
策划选题需要灵感,灵感来自于生活的积累、资料的积累、经验的积累、思考的积累,而积累又必须要有催化剂,那就是激情,对生活的激情,对工作的激情,对自己事业的激情,积累与激情的碰撞,产生的火花就是灵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