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对中国出版业发表的言论回顾

(2010-05-15 22:14:14)
标签:

回顾

出版言论

摘录

杂谈

分类: 只言片语

              关于对中国出版业发表的言论回顾(一)

     在整理《出版问道15年》文集过程中,发现我多少年前发表的言论,现在重新回顾一下,挺有意思。现在权且做些摘录,分次挂于此,供各位欣赏。

 

1、 中国的出版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独家授权与垄断地位,出版社的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和维护这种授权与垄断地位,因此对市场也不会十分去关心。即使是今天,绝大多数出版社也只是把精力放在销售上,急于把商品卖出去,他们考虑的也仅仅是如何能推销出自己的图书以找到一个好“卖点”。至于如何去重视市场调查,从选题开始设计考虑图书市场的需求,从而把营销与市场调查的研究贯串于从选题策划到图书销售的所有环节之中则根本还未去思考过。试问这种滞后的出版观念再不改变又如何能去适应即将到来的图书出版业的剧变。

                                                          ——原载《出版广角》2000年第四期

                                                              (写作时间应该更早,下同)

2、结合本社的实力及其地域特色,努力开发一般图书的选题资源。练好内功,依靠专业化、市场细分和营销的加强去实现内涵扩张,达到逐步建立特色和树立品牌,从而为后阶段的规模竞争积聚实力,锻炼队伍。在当前,尤其要认真重视面向“三农”出版物品种缺乏、面向国际的出版薄弱和电子出版物出版薄弱这些问题,以超前意识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这些领域中有所作为,不仅能达到练兵的目的,而且还能开辟出新的战场。

                                                            ——同上

3、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现有的发行集团进行规范的公司制的改造,通过整合和重组,“抓大放小”,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扩张经营,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国有资本为核心,搞活资本结构,实行投资结构多元化,使国有资本人格化,同时建立健全相互制衡、权责明确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在运行机制上要强化企划性的营销策略,最大可能地张扬物流的出版企划、市场营销的功能,并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充分重视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信息化必将成为中国书业市场化运行方式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即将到来的与国际书业相抗衡的制高点;同时加快资金流通和资本的融合,使出版业存量资产得以灵活有效地流通和重组,加快增值。“三流”畅通是中国图书发行业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的衡量标志。

                                                            ——同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