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旅游散记(五)
——桂林印象的后话
三夜两天的桂林游,给第四次来桂林的我,确实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不讳言,留下的印象主要是不良印象。笔者总觉得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尤其需要的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声誉,因为这个是旅游城市吸引人的主要原因。旅游需要资源,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没有工业城市那样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因此尤其需要认真加以保护。那种过分商业化的运作,无异于杀鸡取卵。
从2004年的全国书市到此次的私家旅游,我觉得桂林在旅游业的开发与运作上,已经有着过度开发的嫌疑,从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到具体园林部门、旅游部门的运作乃至于一些已经属于阴暗面的坑蒙拐骗行为,正在极大地损害着桂林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城市的形象和声誉,这种杀鸡取卵般的狂采滥伐,其恶果的产生虽然可能是滞后的,但到来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联想今年春节的海南,三亚市宾馆的海景房从2000多元一晚,一夜之间猛涨到15000元以上,初五以后又猛跌到800元,这样的经营方式,完全是一种投机行为,离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可以说,今年春节海南的旅游收入决计高不到哪里去的,而一个城市的声誉和形象却遭到了严重的损害,这个已经是无法用营业额来计算的,而且将在很长的时间里,在所有旅游者的心理上留下深刻的阴影——得不偿失是唯一的答案。
君子应该取财有道。任何领域,经营者都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我们出版人,同样如此。也许一本书、一个项目能够给你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是要以持续发展的潜力,以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为代价,那是宁可不做的。职业感、使命感告诉我们,职业道德、社会道德是无价的。自尊、自律、自重应该是从桂林到三亚这样的旅游城市旅游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的道德准则,也应该成为我们出版人的行为准则。
桂林市的管理者们,你们已经到了应该考虑如何能让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真正成为甲天下的旅游者向往的地方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