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版社转制的真正目的——两个“实实在在”

(2010-02-11 11:42:48)
标签:

出版改革

转制改企

实实在在

衡量标准

杂谈

分类: 杂感

             出版社转制的真正目的——两个“实实在在”

                   

    出版社实行转制改企,已经有一个时期了,总署要求在2009年年底完成大学出版社的转制改企的工作。于是,各个大学出版社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纷纷启动了改制的进程。虽然到年底大多数的大学出版社还没有最后完成转制注册的工作,但是毕竟已经都启动了,完成改制注册的工作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然而,改制改革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以为在大多数出版社的领导层,是没有一个明确而又统一的认识的。班子的稳定与否?改制后的自主权到底有多大?作为一个文化企业,改制以后到底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我以为,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的。唯一的也是明确了的目的那就是改企后享受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早改早得益,也就是指的早改就是5年的优惠期,因为退税是从注册时间开始计算的。这个也就成了出版社改制转企的一个直接的推动力。

    不错,享受退税优惠政策应该也是十分诱人的,假如一个出版社的年利润达到1500万的话,就意味着一年有400多万的所得税可以免交,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一笔不菲的纯收入啊。然而,问题在于它的前提是必须有税退,也就是说必须有利润才具有实际意义。假如一个出版社一年就三五十万的利润甚或根本没有利润,那这样的优惠政策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了。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时间概念,那就是5年的优惠期,假如过了5年,还有没有这个优惠,那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出版社是还要办下去的。

    因此,明确出版社转制改企的真正目的是我们每一个出版人必须也是应该要清楚的问题。在社的年终总结会宣布了我社已经完成了转制工作,在第二批转制的大学出版社中间是属于少数按时完成转制注册工作的。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我们的转制到底是为了什么,转制的意义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本来没有在年终总结会上发言打算的我,主动要求说几句。我把改制意义的衡量标准概括为两个“实实在在”:出版社要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员工要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了这两个“实实在在”,我以为改革也就达到了目的。

    也由此,就要求我们的高层管理班子,要求我们的所谓的出版社有限公司的主要领导,不应该去追求所谓的政绩——而目前中国出版界的集团热、上市热几乎绝大多数是追求政绩的产物——而应该去追求业绩,我们给后人留下的也不应该是空洞的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口碑”。我以为,为了实现两个“实实在在”,我们的经营班子、我们的高管层,应该去追求出版社的持续发展,留下自己的“业绩”,获得群众的“口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