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管理部门其实也是很累的
——随想点滴
今天,临时动议召开了一个文科编辑和校对人员的会议。鉴于最近编辑出版的教材中,军训教材和形势政策的图书比较多,而且屡屡觉得有不少问题,涉及军事和安全、国际关系的内容,可以看出,有相当的内容来自内部参考资料和网络,显然不适合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里出现,而且现在任务紧,周期短,稍不注意就有出问题的可能。正好上级管理部门刚刚开过一个管理工作会议,通报了业内不少情况,觉得有必要召开会议予以传达,敲敲警钟。而这样的问题主要发生在文科图书中,于是有了开这个会议的动机。
在强调和传达过程中,有的内容几乎是会会讲、次次讲,我突然觉得,其实我们的出版管理部门也是很累的。尤其是面临重大事件、重要热点的时候,更是眼睁大、弦绷紧,惟恐出事添乱。今年是建立新中国(注意:一定要加个“新”字,否则又错了)60周年,马上大庆之日将到,自然是紧张异常,出版社出事是要受处罚、要停业整顿的,可管理部门也有一个挨批甚至关系到官帽的问题,不能不重视啊。
其实,关键还是我们的出版体制是审批制。既然是审批制,自然是代表国家的舆论工具,发表的内容自然是代表了国家的声音,错了,自然各色人等都会找上门来,自然会找政府,个人的、宗教的、国际的,都来找政府管理部门,政府能不紧张吗?如果出版实行的是登记制,是民间的,是夫妻老婆店,就不代表国家的声音,那少一个引号,说一下猪的问题,也不会去找政府管理部门要说法了,也不会产生什么“广泛”的影响了,个人负责,哪怕恨到要追杀作者也只是追杀个人,与政府没有关系,而且政府还可以作为第三者按照法律进行裁决。这样,政府可以像对网络一样,实行事后追究制,出了问题,违反了法律,我政府找你算账,该罚款就罚款,该停业整顿就停业整顿,该关门就关门,也许政府管理部门就没有这么累的了。
登记制——事后追究制,或许就是我们出版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