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壮大主体、做强主业”的原动力
——解读署长在全国出版局长会议上的报告
署长在全国出版局长会议的报告中向全国的出版业明确提出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施‘五大战略’,壮大主体、做强主业”的要求,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这一指导思想显得尤其重要。尽管本人对于世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的出版业产生多大影响持乐观态度,鉴于出版行业不是依赖资本和物质资源的产业,是依赖智力资源的内容产业,而中国的出版业相对来说,市场化的程度还不高,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也远没有国际出版业高,所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版业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置之度外,危机同样具有两面性,在具有危险的同时,机遇也来到面前,这就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敏感和深邃的洞察力,去把握机遇这就需要人才。人才是“壮大主体、做强主业”的原动力,人才战略是实现五大战略的基础战略。
要处理好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关系,就必须提升出版人的出版理念,把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传播先进科学知识作为我们每一个出版人不懈的追求和自觉的行动,在实现这样的理想中体现出版人的自我价值。因此,责任感、使命感将成为先进出版理念的核心。
要建设好品牌工程、名牌工程,搭建好新的发展平台,靠的还是人。出版业的竞争首先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有人说过,中国出版业首先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这话不无道理。无论是品牌工程还是名牌工程乃至平台的建设,都必须要有一批领军人物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什么时候我们的出版业拥有了一批真正的出版家、编辑家,我们的出版业的持续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在中国出版业改革不断深化,大型出版集团资本运作阶段的到来,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面前,我们尤其应该强调应该在壮大主体,做强主业上下工夫。无论是上市筹资,还是兼并重组,其目的是为了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那种筹集了资金不会花钱乃至于乱花钱的行为将不仅无益于出版业自身的发展,或许还将给出版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尤其在社会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练好内功,养精蓄锐,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在战略上不盲目投资扩大规模和领域,在战术上不盲从跟风,在选题原创上下工夫,彰显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壮大主体,做强主业”才能落到实处。
有理念和理智的出版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在重大危机的背后,也存在着重大的机遇,抓不住机遇,也就意味着危机的到来。就是没有经济危机,我们出版业的危机也始终存在,没有危机感本身就是危机,创新正是危机感催生的产物。正确的发展战略必须要依靠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它将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建构和提升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基础,成为出版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保证。
2009.01.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