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色戒》不看也罢
由李安编剧导演、梁朝伟主演的电影《色戒》经众多媒体炒作,再加上所谓的“腰斩”,就搞得更是沸沸扬扬,还因此获得了44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最佳新演员、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造型设计奖,一系列的所谓奖,据说还打破了李安在台湾的票房最高纪录。影片真的登上了这样的高峰吗?
周六正好得闲,找个碟片来看看,中间尽管同事夫妇来访,最后还是把它看完了。感觉我们的媒体真会造势、作秀!影片的主要情节十分简单:说的是抗战时期,一群大学生在香港组成话剧团,企图以自己的力量宣传抗日。团长郑裕民由于对汪伪的痛恨,伙同团员准备刺杀汪精卫的亲信易先生。王佳芝为了接近易而自愿失身,却因为易的离开而刺杀没有成功。三年后,王佳芝在上海又遇见了原来的团长郑裕民,因此又继续了刺杀的行动。王佳芝也终于以自己的色相接近了易,可在关系日益密切的同时,两人间的情愫也日益增长。在刺杀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王佳芝对易的情感占了上峰,让易先生脱逃,而王佳芝与自己的同伙因此全部被易枪杀。在被枪杀的时候,影片展现了易复杂的心理。
显然,编剧与导演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一种感情至上或者说是爱情至上的主题。然而在民族存亡关头,到底以什么为重,我想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应该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就是抛开这个不谈,让自己的同伙或者说战友因此送命,自己也并不能获免,而且是在知道易先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情况下设置的这样的情节,到底孰重孰轻?我想有正常价值观的人都会有一个合乎常理的判断的,除情之外毕竟还有义呢?
影片之所以会引起这样的“轰动”,我以为一个是所谓的“真实”描写了即使是与魔鬼打交道也会因情而导致变故的所谓爱情至上的思想,另一个就是过多地渲染了“床上戏”的缘故。因此,我觉得我们固然不必为这样的电影大惊小怪,但这样的电影也确实没有太大的价值——不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