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和理论研究现象

(2007-07-03 08:40:25)
标签:

百家讲台

于丹

文化现象

文化

分类: 书评
 

 

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和理论研究现象

 

   “百家讲台”推出国学讲座以来,几乎是讲一个红一个,乐了我们的新闻媒体——可以大大炒作一番,美了我们的讲座人——可以有大把大把的银子进帐,喜了我们的出版人——可以有大批大批的图书卖出去,真的是皆大欢喜!可是,我们从没有对这样的现象——无论是文化现象还是理论研究现象引起深入的思考,反对者认为是亵渎了我们的先圣,赞成者认为易懂好普及,仅此而已,争论一直是没断,甚至还出现过北京10博士的抗议举动。然而,我们没有从深层处去思考一下其中的利弊得失。今天,文汇报( 72日)发表了一篇时评,特转载于此:

 

 

 

         编者按语:近来,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等众多国学类讲座的兴起,“国学”成了一种流行文化,盛行一时。然而,近日一些专家在对当前的国学热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时认为,现在普通读者中的“国学热”有一点“虚热”。由于历史原因,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对国学缺乏了解,现在将其作为时尚追逐并希望有更多了解,有一点浮躁也可以理解。不过,这些专家认为,国学热中的浮躁却不应由普通读者向学界蔓延。对于这方面已经出现的苗头,专家们深表忧虑。
    
演化成商业行为
    
    
在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举办的国学与经典上海学术论坛上,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认为,国学作为一个概念已经被人不断演绎。狭义的国学指严肃的学术研究,以求知求实传承文化为宗旨,而广义的国学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普及工具。他认为,当下这场国学热从某个角度来看已经演化成了一种商业行为,买书消费的充其量只能称为粉丝,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这种行为和追星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目前,这种学术上的浮躁,已从普通读者蔓延到某些学者中。有些学者在这股国学热中跟着发烧,丧失了严谨理性的作风。如前一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在其新书《丧家狗:我读<论语>》中称孔子是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这个论调和命名,一下子在学界激起轩然大波,多位学者指摘书名哗众取宠有辱先贤”……
    
    
其实,追根溯源丧家狗的说法并非李零创造,这个称呼也并非对孔子的不敬之辞。所谓丧家狗,据《史记》记载,郑人对子贡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犬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犬,然哉!然哉!’”孔子本人对丧家狗的评价很欣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些学人不体谅先师曾经的苦闷,也不关心李零在书中表达的惺惺相惜之意,却对丧家狗这一称谓大加挞伐。这样的态度,证明这些人或许确如李零所评析的那样:他们现在读《论语》,对书不感兴趣,关心的只是崇圣。朱维铮教授在论坛上指出,做学者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根本不考虑有没有客观存在,批评别人要就事实说事。
    
畅销书怎能“止渴”
    
    
当下为什么形成国学热?不少专家认为,这是长久以来,传统文化被冷落、国学过分冷清而形成的反弹。上海师大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虞云国教授认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导致现在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都在想方设法填补自己的人文空白。但因为文化底蕴不够,这种补课也只能用畅销书来止渴
    
    
复旦大学沈渭滨教授认为,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国学热最多只能称为讲学热,从市面上来看也就是解读经典的书籍受到追捧,但是经典本身并没有受到关注。虞云国教授强调,如果说个性化的阅读是衡量一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标准,那么这次的情况恰恰反映出:国学变成了物质消费,消费者跟着媒体宣传走,偌大的国家只有一个或者几个读国学的品牌,这本身就是一种急功近利,买椟还珠的行为,好比是拿了导游图看九寨沟,自以为看见了山水,其实还是隔靴搔痒,没有进入其中。

 

  

       于丹在苏州的开讲,据说也是十分的火暴。不过,我也曾经听到苏州大学一位著名的古代文学教授的议论,明确地表示了不屑一顾的态度。看来,关于这股“国学热”,是不是与出版界、创作界前一个时期的“戏说历史”热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笔者无意对这样的一股“热”发表什么谬论,但是笔者一向认为,出版界如果靠几本畅销书来支撑图书市场是不健康的,一个只读畅销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把国学普及化,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增加人们的国学知识是可以的,也是可以倡导的,但是如果我们的读者就依靠这样的方式来了解我们的国学,那是我们国学的大悲哀!只能说明了今天社会风气的浮躁,正如当年大学生看了世界名著连环画后去通过外国文学的考试一样,除了注释什么叫浮躁,还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