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传统文化明清进步思想』

(2024-03-01 08:39: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史季
 『中国传统文化明清进步思想』
   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之所以出现新变化,政治上是因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其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壮大,要求发对封建束缚;思想上理学日益僵化,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批判。思想文化专制;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明朝中后期:李贽—离经叛道的“异端”
     主张:个性自由,特别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蔑视权威和教条。“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
      否定传统伦理道德。反对盲从孔子,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提出“童心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明末清初:黄宗羲
      主张:抨击君主专制,称君主为“天下之大害”。“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 
      主张限制君权;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明末清初:顾炎武
        主张:抨击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反对理学空谈,主张经世致用。“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明末清初:王夫之
        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循天下之公。“以天子统忽天下,则天下乱;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重视工商业。“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中国传统文化明清进步思想』

      明清进步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它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但是其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也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在当时也没有形成主流;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
『中国传统文化明清进步思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春花怒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