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文化*理学』

(2021-12-01 15:58:16)
标签:

程朱理学

传统文化

去粗取精

分类: 文史季
 程颢《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认为“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主张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此诗尽管表面是在写秋天,但是通篇都是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

『传统文化*理学』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体现朱熹借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哲学的义理,反映了对理学的探讨。

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理学主张:
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世界的本源)。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人生观: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认识论:“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方法论: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理学影响: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讲究尊卑等级;重男轻女;因循守旧;重礼轻法等观念盛行;压抑创造力。

『传统文化*理学』
『传统文化*理学』
中国传统道德中包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以及勤劳俭朴、自力更生、诚实守信等等,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道德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