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1.攀比。孩子是个性独立的个体,而不应该被当做家长攀比的工具。剧中虽然没有其他家长出现,但仅从一个个获奖请客以及佟湘玉急不可耐的表现,我们就能感觉到几乎每一个家长都有着一颗攀比孩子的心。为了让自家孩子脱颖而出,自己也跟着扬眉吐气,于是每个孩子都被硬塞了各种课内课外辅导班,培养所谓的兴趣和能力。而最终不仅掠走了孩子们童年的快乐时光,恐怕更会扼杀了孩子们天生的灵性和长大后继续发展的能力。这可能是国人的一大劣根性,方方面面都要比。其实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的意义何在?而规则又是否合理?
2.什么是艺术。为了提高莫小贝的艺术水平,加速莫小贝的成长,佟湘玉专门给小贝请了专业画画的老师。这个老师乍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但从他对艺术的理解就可看出这绝非是一般人。佟湘玉在艺术方向这个问题上虽然也征求小贝的意见,但是她对艺术的理解仅限于琴棋书画那几个常见的类型。但这位老师则不同,他对艺术的理解明显高出了一个层次,他认为所谓艺术无非就是对现实的一种升华,一种再加工,一种赋予静物以灵性的思维形式,而不是拘泥于表面上究竟是在绘画、写字还是对弈。
3.小贝的梦。人总是会长大的,而长大不仅仅表现在年龄增长上,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成熟。在梦里,小贝遇到的人都似曾相识,而又感觉物是人非。没有了嫂子和众人的关爱才知道那种呵护的难得和重要性,一梦醒来,她懂得了很多,成熟了很多。梦就是梦,剧中的梦是编导安排的,而我们自己的梦则可能是自己潜意识中积累的成长因子的一次别样绽发。抓住了这样的绽发,我们就成长了,而抓不住的话即使绽发再多也无济于事。这就是有的人天天做梦但始终也长不大的缘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