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二)

标签:
大足雕塑旅游造像 |
分类: 我的游记 |
http://s2/mw690/4a7fda47tdcd2ccd68581&690
释迦摩尼涅槃龛,佛头向北面西。右侧累足而卧,膝部以下藏于岩石中。佛首前卷发拱立者疑似赵智凤,其面对的一方冠捧金瓜居士装扮者,疑似柳本尊。
http://s2/mw690/4a7fda47tdcd2cd221b31&690
龛中部左手腕处设一平台,上立佛母及其眷属
http://s15/mw690/4a7fda47tdcd2cd3fc5de&690
http://s2/mw690/4a7fda47tdcd2cd7ef921&690
佛前天王,帝释天,弟子等像共十九身,十二弟子像皆只刻本身,如从地涌出。
http://s13/mw690/4a7fda47tdcd2cdad42dc&690
释迦摩尼涅槃龛,佛头向北面西。右侧累足而卧,膝部以下藏于岩石中。佛首前卷发拱立者疑似赵智凤,其面对的一方冠捧金瓜居士装扮者,疑似柳本尊。
http://s2/mw690/4a7fda47tdcd2cd221b31&690
龛中部左手腕处设一平台,上立佛母及其眷属
http://s15/mw690/4a7fda47tdcd2cd3fc5de&690
http://s2/mw690/4a7fda47tdcd2cd7ef921&690
佛前天王,帝释天,弟子等像共十九身,十二弟子像皆只刻本身,如从地涌出。
http://s13/mw690/4a7fda47tdcd2cdad42dc&690
支撑龛顶柱子的“柱础”雕成锡杖型
千手观音龛惜在装修中,据说要到明年六月后才能对外开放,遗憾!遗憾!留个念想,下次再来。屋脊上的这对狮子眼神很暧昧哦~
http://s4/mw690/4a7fda47tdcd2f1f9c533&690
九龙浴太子,根据佛本生故事中的桥段,乔达摩太子降生后有九龙吐水浴太子。工匠利用岩石上的天然溪流因势造就。
http://s15/mw690/4a7fda47tdcd2cded7b2e&690
左右二力士手捧金盆。释迦摩尼合十端坐其中
http://s5/mw690/4a7fda47tdcd2ce249c44&690
孔雀明王龛,佛母孔雀明王端坐孔雀背负的莲台之上。佛母口鼻部分有修补,孔雀喙有残缺
http://s9/mw690/4a7fda47tdcd2ce643178&690
根据《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云︰
九龙浴太子,根据佛本生故事中的桥段,乔达摩太子降生后有九龙吐水浴太子。工匠利用岩石上的天然溪流因势造就。
http://s15/mw690/4a7fda47tdcd2cded7b2e&690
左右二力士手捧金盆。释迦摩尼合十端坐其中
http://s5/mw690/4a7fda47tdcd2ce249c44&690
孔雀明王龛,佛母孔雀明王端坐孔雀背负的莲台之上。佛母口鼻部分有修补,孔雀喙有残缺
http://s9/mw690/4a7fda47tdcd2ce643178&690
根据《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云︰
‘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绿花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
http://s6/mw690/4a7fda47t7c86f8f86925&690
http://s6/mw690/4a7fda47tdcd2cedde7a5&690
据石刻介绍铭牌显示,龛壁左右錾刻帝释天战阿修罗的场面,不过现场看看不出什么战斗场面,唯左上角落有一扛幡使者,幡上书“天胜修罗”
http://s2/mw690/4a7fda47tdcd2cf1982a1&690
左壁画面下部已漫漶不清,右上角一比丘倒伏于地,一比丘拱手侧立。旁边树下隐约有一段蛇尾。应该描绘的是根据《孔雀明王经》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一位莎底比丘遭到毒蛇咬螫,不胜其苦,当阿难向佛陀禀告之后,佛陀于是教导一个可以消除鬼魅、毒害、恶疾的修持法门,这就是《孔雀明王经》的主要内容。
http://s6/mw690/4a7fda47tdcd2cedde7a5&690
据石刻介绍铭牌显示,龛壁左右錾刻帝释天战阿修罗的场面,不过现场看看不出什么战斗场面,唯左上角落有一扛幡使者,幡上书“天胜修罗”
http://s2/mw690/4a7fda47tdcd2cf1982a1&690
左壁画面下部已漫漶不清,右上角一比丘倒伏于地,一比丘拱手侧立。旁边树下隐约有一段蛇尾。应该描绘的是根据《孔雀明王经》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一位莎底比丘遭到毒蛇咬螫,不胜其苦,当阿难向佛陀禀告之后,佛陀于是教导一个可以消除鬼魅、毒害、恶疾的修持法门,这就是《孔雀明王经》的主要内容。
http://s13/mw690/4a7fda47tdcd2cf5855fc&690
毗卢洞外侧二天王
http://s5/mw690/4a7fda47tdcd2cf88b884&690
http://s3/mw690/4a7fda47tdcd2cfc2d562&690
毗卢洞内的结构当属中心塔柱窟,毗卢遮那佛端坐于八角亭正面的龛内,头戴五智冠,手结最上菩提印,口饰文理之光
http://s5/mw690/4a7fda47tdcd2cfeffc74&690
http://s9/mw690/4a7fda47tdcd2d01cf058&690
毗卢洞外侧二天王
http://s5/mw690/4a7fda47tdcd2cf88b884&690
http://s3/mw690/4a7fda47tdcd2cfc2d562&690
毗卢洞内的结构当属中心塔柱窟,毗卢遮那佛端坐于八角亭正面的龛内,头戴五智冠,手结最上菩提印,口饰文理之光
http://s5/mw690/4a7fda47tdcd2cfeffc74&690
http://s9/mw690/4a7fda47tdcd2d01cf058&690
http://s16/mw690/4a7fda47tdcd2f18dfb2f&690
窟内左壁完全损毁,右壁饰三身佛像,左右肋侍菩萨环绕,当中座下一菩萨长跪听法,如此相似的构图,自然让人联想到前篇介绍的圆觉洞。
http://s1/mw690/4a7fda47tdcd2d04c3660&690
窟内左壁完全损毁,右壁饰三身佛像,左右肋侍菩萨环绕,当中座下一菩萨长跪听法,如此相似的构图,自然让人联想到前篇介绍的圆觉洞。
http://s1/mw690/4a7fda47tdcd2d04c3660&690
窟内前壁上方雕饰二飞天
http://s6/mw690/4a7fda47tdcd2f1cbde85&690
父母恩重经变相。佛教讲究的出家修法,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儒教世代看中的孝道伦理思想相背,为在中国能够得到广大信众的支持,于是在唐代初期陆续编撰出《父母恩重经》,说到底,其实是一部伪经。
父母恩重经变相。佛教讲究的出家修法,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儒教世代看中的孝道伦理思想相背,为在中国能够得到广大信众的支持,于是在唐代初期陆续编撰出《父母恩重经》,说到底,其实是一部伪经。
http://s3/mw690/4a7fda47tdcd2d0896dc2&690
整幅经变以当中一对夫妇于佛前
“投佛祈求嗣息” 为序品,在其左右展开十恩图。其上层为贤劫七佛。
http://s3/mw690/4a7fda47tdcd2f04e2022&690
http://s15/mw690/4a7fda47tdcd2f06f916e&690
“投佛祈求嗣息” 左边为“临产受苦恩”,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妇被侍女掺扶着,以手抚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状,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旁边有一端公手执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其右为“咽苦吐苦恩”。母亲吃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吃东西先尝味,好吃的给孩子,难吃的留给自己,表现出母爱的无私。
http://s3/mw690/4a7fda47tdcd2f04e2022&690
http://s15/mw690/4a7fda47tdcd2f06f916e&690
“投佛祈求嗣息” 左边为“临产受苦恩”,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妇被侍女掺扶着,以手抚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状,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旁边有一端公手执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其右为“咽苦吐苦恩”。母亲吃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吃东西先尝味,好吃的给孩子,难吃的留给自己,表现出母爱的无私。
http://s14/mw690/4a7fda47tdd23e68b455d&690
“哺育不尽恩”。一位丰腴健硕的母亲正无私的袒露着双乳给孩子喂奶。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把母亲育儿的心情,以及母爱的博大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
http://s16/mw690/4a7fda47tdcd2f0d541bf&690
“哺育不尽恩”。一位丰腴健硕的母亲正无私的袒露着双乳给孩子喂奶。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把母亲育儿的心情,以及母爱的博大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
http://s16/mw690/4a7fda47tdcd2f0d541bf&690
“究竟怜悯恩”。“究竟”为极至、最高之意,“怜悯”就是“爱”的意思。佛教不提倡“爱”,因为爱什么就想得到什么,他们认为爱和贪没有区别。他们提倡对世间万物要同情和怜悯。“究竟怜悯”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爱。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又应该用怎样的孝道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都认为让父母吃好穿好,享受一下就行了,但佛家认为这并不算尽孝。那么如何才算尽孝呢?这组造像给了我们答案:画面上,老父母横排并坐,儿子跪在他们面前,父亲正指着儿子,神情严肃地进行教育。上有碑文写: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这是原原本本的儒家说教,“色难”出自《论语·为政》中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即“承顺父母颜色,此事为难,故曰色难”。可见,能做到时刻观察父母的脸色,顺承父母的心意来行事,才是对父母最高的“孝”。
http://s9/mw690/4a7fda47tdd23e45d4598&690
“伪造恶业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地办婚事。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
http://s6/mw690/4a7fda47tdcd2f1052ff5&690
“伪造恶业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地办婚事。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
http://s6/mw690/4a7fda47tdcd2f1052ff5&690
http://s12/mw690/4a7fda47tdcd2f239443b&690
“推干就湿恩”。孩子晚上尿床了,妈妈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然后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想想自家的小儿,早两年类似的事情咱也没少干过,不禁会心一笑。
http://s8/mw690/4a7fda47tdcd2f1336187&690
“推干就湿恩”。孩子晚上尿床了,妈妈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然后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想想自家的小儿,早两年类似的事情咱也没少干过,不禁会心一笑。
http://s8/mw690/4a7fda47tdcd2f1336187&690
http://s11/mw690/4a7fda47tdd23e760f06a&690
“远行忆念恩”。儿子背着褡袋,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老头子显得要稍微理智一点,送儿千里终有一别,他正用手悄悄地去碰老伴,意思是:唉,老伴,差不多了,天色不早了,儿子的前程要紧,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老伴扭过头来,满脸不服气的样子,捣了老头子一肘子,意思是:你懂什么,儿子不是你生的,你就是不知道心疼!工匠师抓住这一瞬间人物的表情把他们打刻了上去,生动地再现了慈母那种“意恐迟迟归”的情怀,叫人看了禁不住热泪盈眶。下面的碑文写到: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告诫儿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妈妈依门盼望。这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翻版。
http://s2/mw690/4a7fda47tdcd2f1639be1&690
经虽说是伪经,但其中流露出的父母恩情,却是情真意切,毫无做作,并且亘古不变。可惜其下的警示碑文:“知恩者少,忘恩者多”,却也倒出了无奈的事态炎凉。
“远行忆念恩”。儿子背着褡袋,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老头子显得要稍微理智一点,送儿千里终有一别,他正用手悄悄地去碰老伴,意思是:唉,老伴,差不多了,天色不早了,儿子的前程要紧,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老伴扭过头来,满脸不服气的样子,捣了老头子一肘子,意思是:你懂什么,儿子不是你生的,你就是不知道心疼!工匠师抓住这一瞬间人物的表情把他们打刻了上去,生动地再现了慈母那种“意恐迟迟归”的情怀,叫人看了禁不住热泪盈眶。下面的碑文写到: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告诫儿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妈妈依门盼望。这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翻版。
http://s2/mw690/4a7fda47tdcd2f1639be1&690
经虽说是伪经,但其中流露出的父母恩情,却是情真意切,毫无做作,
前一篇: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一)
后一篇: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