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乳名叫“岩”

【每天10元,一年3600元,为抗战老兵献上一份致敬。请点击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关爱老兵公益店”http://szlongyue.taobao.com/,或发邮件至:service@szlongyue.org。】
http://sucimg.itc.cn/sblog/j6Y5yGo2AiP
奶奶经常哭,说想她“岩”了。
http://sucimg.itc.cn/sblog/o6Y59raMMMc
李从海是谁?他为什么安葬在这里?一场寻亲活动立即展开。
根据立碑的日期估算,那时日军正在疯狂轰炸惠通桥,二战史专家余戈猜测,有可能是在日军空袭中牺牲的。
寻找李从海的消息在网上公布后,引发很多人关注。安徽阜阳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查到了中流村现在的大概位置在袁寨镇附近。当地公安立即跟进,找到了李从海的侄子李松德,李松德确认,他有一个二叔叫李从海,当年被抓壮丁后再也没有回家。曾有同去当兵的人捎回口信,二叔守桥时战死了。他是机枪手,守桥守了两天两夜没下来。
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李从海的母亲将自己最小的儿子改名为李从海。
李松德说,在晚年的时候奶奶一个人生活,但每次吃饭,都会多盛一碗饭,他不解,等长大后,他才知道那是留给二叔的。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1974年奶奶去世。在记忆里,奶奶经常哭,说想她“岩”了。
“岩”是李从海的小名。同族的老人李从忠说,他小时候听父亲说过李从海,读过几年私塾,有些文化,个子很高,在部队时还经常写信回来。据前去采访的记者统计,在抗战期间,李从海所在的村子里,就有38人在前线阵亡,再也没有回家。
李松德是当地一所学校的校长,在得知叔叔的消息后,他查阅了《阜阳县志》,走访了很多老人,加上父辈口传的一些记忆,最终确定这个墓碑就是他的叔叔李从海。他期望,能将二叔迁葬回家,埋在奶奶的墓前,“这样,奶奶就能见到她日思夜想的‘岩’了。”
【更多信息请关注】
微信公众账号:孙春龙
官方QQ账号:2593712350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龙越慈善
官方来往公众账号: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官方微博: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官网
http://www.szlongyu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