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拍拍黔东南 人文篇
标签:
走走拍拍黔东南郎得苗寨岜沙地扪岜扒小黄梅幽摄影旅游 |
分类: 旅行随记 |
一路走街串寨,听得到树上的鸟唱,寨子里的鸡鸣,听得到儿童的欢声笑语,婴儿的啼哭,妇女的开怀大笑,老人的慢语,猫猫狗狗闲在地玩耍,鸡鸣狗叫那么充满友情,修房子和打布的叮叮咚咚声那样的富有韵律感,走过的寨子安静有序,没有想象里农忙季节的热火朝天,妇女或做家务或下田干农活,老人或编编竹筐或看孩子,很少见青壮年,想来山区的人们光靠种地很难过上好日子,都外出做零工了。但黔东南的阳光和绵雨是了充满生气的,绵延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传统是这个地区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这些图片记录了那里的山水和那里的人。

中午,女人们在家门口闲聊
岜沙属于苗族黑苗的支系,是至今苗族最古老的一个支系。岜沙男人是苗寨一道奇特的风景,他们枪刀不离身,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男子蓄留发髻,盘在头顶,用镰刀剃光脖子至耳后的头发。


当地妇女把蜡染过的深色布料经过木槌无数次棒打,使之发亮,美观耐穿。
那天,气温好低,走到地扪村拍摄完了饥肠辘辘还遇上了小雨,也遇上了村支书的的儿子办满月酒席,苗族人热情好客,邀请我们一行11人加入他们的酒席。
当地民风淳朴,传统观念强,家族意识浓厚,家家都整个家族一起吃饭,并且男人女人不同桌,平时见不到人,吃饭时间真的是热闹非凡。

赶牛是家里重活了,一般由男人承担

老人颐养天年,也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带带孩子、编编竹筐等




到处大兴土木。当地苗侗族房屋已不完全用木料了,有的也用砖瓦替代木头墙和树皮屋顶。盖房须申请,才能砍伐木头,并且砍几棵种几棵。
当地医疗条件一定在逐步改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