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杂记【4】

标签:
尼泊尔旅行 |
分类: 旅行随记 |
【2009-11-13】 星期五晴
巴德岗的记忆(上)
在尼泊尔的第一天(11-07)和最后一天(11-13)我都去了巴德岗。巴德岗里加德满都不远,只有15公里,公元889年由阿兰德维(Ananda Deva)国王修建,在14-16世纪是马拉王朝在加德满都河谷的首都。它是尼泊尔保护得最好的古城,满城尽是十五世纪的古迹,城中有雕像、石亭、华表以及纪念不同神所修建的寺庙,就像一个中世纪艺术和建筑的博物馆。巴德岗城市的形状象贝壳形,象征着Vishnu神,海拔1,402 米,陶器和纺织是它的传统工业。巴德岗包括整个尼泊尔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古迹与民同在,破旧的民房挨着伟大的古迹,孩子们随便爬上石雕玩耍,成人自由出入庙宇顶礼膜拜。这也许就是巴德岗建在古时,更“活”在当今,它属于巴德岗的百姓,更属于世界。也许这就是巴德岗的魅力,有人说哪怕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还有巴德岗,就值得你去看它。
巴德岗的老庙宇是巴德岗精华极致所在,从网上下载了有关巴德岗的介绍,为此行留个资料。
巴德岗皇宫广场(Bhaktapur Durbar Square):
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广场上在砖石结构的55窗宫周围环绕着各种古建筑和寺庙,高耸而又造型优美的尼亚塔波拉神庙(shikhara
style
temples)特别引人注目。这座皇宫广场代表着古代尼泊尔的艺术,是加德满都河谷那些令人心醉的建筑的样本。
55窗宫(Bhaktapyr
Palace):
华丽的巴德岗故宫由马拉王朝的 国王Yakshya Malla建于1427年,17世纪Bhupatindra
Malla国王进行了重建,以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而闻名于世,故得名55窗宫。是一座四层砖木结构的宫殿,飞檐下有55窗一体相连的黑漆檀香木雕花窗,雕工精细,是木雕工艺独一无二的杰作。
黄金门(Golden
Gate):
黄金门据称是世界上最美丽和奢华的大门,由Ranjit
Malla国王修建,是通往55窗宫的正门。阳光下,无数的雕面闪闪发光,英国的艺术评论家和历史学家Percy
Brown认为这是世界上所有王国中最美丽的艺术品。
艺术博物馆(Art
Gallery):
里面陈列了传统印度教、佛教各个时期的古代宗教艺术绘画和,除了周二外每天都开放。
希达哈喷水池(Siddha
Pokhari):
这个巨大的巨型水池位于巴德岗市市门附近,在Yakshya
Malla国王时期根据一个神话故事修建,天气好一点的话,可以从此处看到蔓延的雪山。
巴特萨拉女神庙(Batsala
Temple):
是个石砌的神庙,面上有各种雕刻。殿外有一高达一米的铜钟,由Ranjit
Malla国王在1737年悬挂,用于打晚钟,现在称为巴德岗的标志之一,在每天早晨祭拜 Taleju神时会敲响。
陶密嘿街旧城广场(Taumadhi
Tole):
位于皇宫广场东南方不远的地方,这里有著名的尼亚塔波拉塔少拜拉那庙。这是巴德岗第二大广场和游客第二处必游之地。
尼亚塔波拉神庙(Nyatapola
Temple):
五层的尼亚塔波拉神庙由Bhupatindra Malla 国王修建于1702年,是加德满都河谷最高的印度教塔庙,也是尼泊尔旅游标志之一。五级台座上分别有一组石雕:两个著名的摔跤手、两只大象、两头狮子、两只怪兽、“格希尼和巴希尼神;意思是比下面的壮汉Jaya
Malla 和 Phatta
Malla都强壮十倍(而他们都比普通人强壮十倍)。
昌古·纳拉扬神庙(Changu Narayan
Temple):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始建于李查维王朝时期的公元323年,被公认为尼泊尔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1702年,该庙因火灾重建毗湿奴的坐骑——半人半鸟的金翅鸟(哥鲁达)石雕仍是五世纪的古老作品。神庙主体高两层,庙内主要供奉调和之神——毗湿奴神及其十种化身。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始建于李查维王朝时期的公元323年,被公认为尼泊尔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1702年,该庙因火灾重建毗湿奴的坐骑——半人半鸟的金翅鸟(哥鲁达)石雕仍是五世纪的古老作品。神庙主体高两层,庙内主要供奉调和之神——毗湿奴神及其十种化身。
这次很遗憾,没拍几张古建,再去时要好好看看这座古城,比这次拍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