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标签:
滥竽充数杂想 |
分类: 无类可分 |
滥竽充数是常用不衰的有效措施。
南京长江路小学解放前是教会学校,地处闹中取静的地段,挨着在南京赫赫有名的人民大会堂,作为阶级教育的材料,入学还看得到嬷嬷们与学生们合影黑白照片。七十年代前好像有不错的口碑,这个学校的文艺活动文革前文革中还都搞得有声有色,一年级的小豆包刚转到这个小学不久,就被老师叫去参加合唱团,到现在仍奇怪老师怎断定话极少的小女生能唱歌,那会儿比现在有涵养,再高兴也会压制着颤动的心不动声色,假装无所谓,至今也想不起挤在合唱团中唱了什么,好像也没有那什么妈咪妈咪嘛、密密麻麻嘛的练习过程。要不是卡拉OK风行于世,我都不晓得自己根本就五音缺一音,那位皮肤白皙、拉手风琴的漂亮老师乱打乱撞的么?害得我一直以为自己有歌唱家的嗓子。不管怎么着,自此开始体验了腮帮子抹上了猴屁股般的两块红,嘴唇被画成樱桃小嘴的“艺术人生”,也是在那时懂得了在那么大一群人中,光动嘴不出声丝毫不影响大合唱的质量,后来慢慢知道了这种行为可以套用滥竽充数。时光荏苒,在生活的教育下逐渐通晓滥竽充数的巨大作用。如果你某天被派上了用场,千万思量清楚恐有滥竽充数之嫌,当然也不必妄自菲薄,充数可以有充数的理由和质量的。
在思想有多远就让它滚多远的网络时代,博客要让思想有多远就写多远,问题是常常生拉硬拽也撼不动思想的进步,又不甘心让博客因长久不更新,缺了生气乏了自己的士气,于是再次滥竽充数,随便敲几下键盘,又一篇博文就此隆重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