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病房--记录【四】

标签:
杂谈 |
分类: 病房记忆 |
三零一医院的探视规矩一直比首都机场安检严格,比进中南海难度大。探视要用身份证兑换探视证,入两道门扫八遍(我夸张了,就两遍),还要把包包以及带进病房的东西过一次滚动电梯,我随身带的小卡片机从来没有漏过网,每次都被指证,让取出放在门卫处等候我出门时取。因为北京有H1N1病案的出现,探视时间由每周三次减至两次,每次只能进一个人,同去的几个人得轮换着。为了病人的安全,小护士会用圆珠笔状的温度计在眉心一比划,弄得被测试的人看着那“圆珠笔”都得对眼一小会儿,若体温不小心偏高,你就白跑一趟了。这样的安全措施很到位,可就是没法说它好或不好。排大队办探视证时,亲属抱怨不断。院方确实一直在改进,速度加快了一点点,却不觉得合乎人情。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哪里,常常纳闷,有的事情总是越来越复杂,会把自己绕得不知所措。
每天打电话有点儿负担了,那根看不见的电线不动声色地传递信息,两边的人只能从声音感觉到对方的状况。电话那头的声音越来越吃力,很勉强。电话这边苦于找不到让他开心的话语,只能提高说话声,让他感到一丝丝外面的阳光。H1N1不灭绝,探视时间就不会改回来,昨天还是不开放。陈叔叔来啦,他告诉我,我多少有些安慰,不是探视的日子,现为总长的陈叔叔数次抽空去看望,院方步步紧随,对于迟暮的病患老人来说也是一天中高兴的事情了。
真正七老八十的两个姑姑分别从外地来看爸爸,重病中的爸爸仍细致地安排我们带两个老太太去逛奥运场馆,她们约好穿红色衣服,让老头儿看着舒畅,留个影了,爸爸会高兴。
后记:进病房前,两个姑姑相互鼓励,彼此打气,绝对要笑着说话,谁都不许掉泪......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爸爸最疼爱两个姑姑,看到感情深厚的她们,他打心眼里舒畅。在我成长的岁月中,亲情最重最熟悉的便是两个姑姑了,她们多多少少对我有一定的影响,或者说同样的基因,阳光,直率,清高,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