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域行小记--乌鲁木齐

(2007-10-26 17:35:04)
标签:

旅行/见闻

旅行

美图

感悟随笔

分类: 旅行随记
10月23日(星期二)
 
西域行小记--乌鲁木齐
机上俯瞰雪山
 
飞机12点多抵达乌鲁木齐。一出机场呼吸立刻畅快了许多,晴天朗朗,空气清澈,这个城市似乎与内地很多城市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没有期望中的民族风情,却噪音很少,少有人山人海的烦闷,见不到彩色塑料袋到处飘扬,心情很放松。
 
似乎不懂维语更好些,对维语的语调更加敏感。无论在何处,几乎听不见大呼小叫,维族人尤其是妇女语气柔和,他们的语调似乎永远在音符4或7上缠绵(4和7念成“发、西”)。民乐中我偏好新疆音乐,乐曲或忧伤或快乐却永远是浪漫的,也永远让我情不自禁。突然觉得,新疆的音乐之所以动听,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语言特点,音乐里多了4或7?笨笨地这么想。
 
半天的时间只能去逛二道桥的国际大巴扎。二道桥是维族人居住地,大巴扎是维族人的集市,也成了乌鲁木齐的旅游景点。二道桥街头熙熙攘攘,不少维族人摊贩卖石榴水,哈密瓜和馕和其他我说不出名的食物。这条街的出名也是因为那里专门出售维吾尔族的手工艺品,果然名不虚传,真的是维族人传统工艺品一条街,满眼都是围巾纱巾,英吉沙小刀,挂毯,冬不拉等民族器乐,或者维族的食品。且不谈如今的工艺品质地和纯度,反正是民族特色了,就是没看见有什么国际特色,真纳闷干吗叫国际大巴扎。后来明白了,国家一再提倡,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按照这个理念,民族工艺品就是国际工艺品了。不管怎么说,国际大巴扎的建筑让我百看不厌。
西域行小记--乌鲁木齐 
 
(叹气中!带着本本上不了网,在网吧又发不了图片,只能干写!无法描绘,恨不得向谁借支笔)
 
又:10月28日,终于补上图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