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趣的画图工具”教学设计

(2007-10-31 07:17:41)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智慧人生
  新区骨干教师考核又要开始了,这次竟然规定要上两节课才算满分,真不知道这些领导是怎么考虑的!每个骨干教师一年能上好一节展示或研究课已经很不错了!哎!没办法,只得昨天夜里备了一节,还好只要说课就OK了。
                       “有趣的画图工具”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华东师范本第20课:有趣的画图工具。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这一课主要学习Windows自带的画图工具软件。教材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编写,把学习的知识要点渗透在任务当中,并通过课文中人物的对话、示例,引导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在尝试、运用中不断体会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是这部分内容第二课时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曲线”和“多边形”工具使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己学的工具创作一副简单的绘画作品。

    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学习“曲线”和“多边形”的使用,并能运用所学工具绘制所需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与小学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曲线”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

    结合语文、美术、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绘制一幅图画。

    二、说教法学法

    学法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了Windows操作系统,学习了窗口界面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写字板程序的使用、文字输入。同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对“铅笔”、“直线”、“矩形”、“椭圆”、“圆角”工具的使用进行了学习,为进一步学习画图程序作了铺垫。

    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调动其手、眼、脑协同活动,积极探索,自主、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

    实践是本节课的主要环节。通过实践,强化重点,创造性地掌握知识要点,突破难点。

    与其他学科整合、创造性地学习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与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结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工具创作作品,从而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自带小学语文、美术、音乐和自然等学科教材。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将小学语文课《月光曲》中描述的场景,以音乐、朗诵和画面结合的方式整合到本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营造一种美的意境,带领学生感受月光、大海、波涛和月光曲,在美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请看这幅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绘制的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谁能说一说,在这幅画中分别用到了哪些有趣的画图工具呢?(课件演示)

    2.互动学习,掌握要点

    请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重点——“曲线”和“多边形”工具的学习。通过师生、生生互动,逐步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1)请能够运用“曲线”工具和“多边形”工具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大家使用“曲线”工具和“多边形”工具。

    (2)通过课件演示的画小山坡、星星的方法,学习“曲线”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3)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更多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并与老师所教的方法进行对比。

    (4)永远的小老师——介绍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帮助”。

    3.任务驱动,探索学习

    (1)比一比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曲线”工具和“多边形”工具的操作方法,接下来我们要比一比,看谁用得最好。请大家看下图。

  

“有趣的画图工具”教学设计

 

    ①分析画图的构成

    ②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快、最美、最有创意。

    ③遇到困难老师送你三个小锦囊:求助“帮助”;求助同学;求助老师

    ④评比奖励:画得最快1名;画得最美1名;最有创意1名。

    4.创意竞赛

    经过前面的学习和竞赛,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曲线”工具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在竞赛中一部分同学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老师送出的奖品。没有获奖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接下来还有机会——“创意竞赛”。

    (1)创作要求:2人为1组,利用本节课所学的“曲线”、“多边形”工具以及前面所学的工具,发挥你的想象力创作一幅作品。

    (2)提示:大家可以从语文、数学、音乐、自然等其他学科的书中挑选一篇课文、一段文字、一首歌曲等,并根据文字或音乐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创作。

    (3)绘制完成后,要向大家介绍你的作品,作品标题,创意和想法及所用的工具。

    (4)评比奖励:最有创意1~3名,画得最美1~3名。

    通过刚才的创作竞赛,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曲线”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工具进行创作,有的同学的作品还很有创意,老师很欣赏。希望大家今后还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

    5.学习小结,鼓励创新

    讲评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开拓创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