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早晨,周六。寻访海州水糕。
海州水糕是最典型的海州地区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流行于今连云港市区、灌云县等地。因“糕”“高”同音,寓意“高升”“高中”之意,因而水糕深受海州地区民众的喜爱,婚丧嫁娶等重要习俗的仪式中都要用到水糕。在古海州地区,特别是海州城,每天早晨,水糕摊点星罗棋布。当顾客买到一块块蒸好的热气腾腾的水糕的时候,古海州忙碌的早晨也就开始了。
水糕也称米糕。原料很普遍,最常见的就是普通的大米,加工成米粉以后装入特制的模子放在煤球炉上蒸熟即可。其它的原料还有香米,山芋、玉米等,但是都要加上白米,有的摊点还会在蒸制的过程中加上芝麻和白糖,以增加口感。用香米为主要原料做出来的水糕就叫香米糕,其它米糕的名称也因原料的不同而叫不同的名字。
在物资相对匮乏、早餐以油条、豆浆当家的年代,水糕作为人们常见的早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水糕吃法很简单,常见的是蒸出来就吃,绵绵可口,香气扑鼻。上班族为了赶时间,一边走一遍吃,很方便。年龄大的人会喝着早茶,把水糕当佐茶的早点,慢悠悠地享用,别有一番滋味。也有的人把米糕用开水调匀了成为米糊糊吃。
水糕蒸熟的过程很快,只需要几秒钟。把米粉放入模子里,放在炉子上,盖上盖子,一转眼的功夫,就熟了。现做现卖,速度很快。虽然有的摊点顾客排着几米的队伍,但是,后面的人很快就能买到。
水糕根据模子的不同,形状也不同。模子是由木头雕刻出来的,上大下小,空心。有的雕成圆形,有的雕成梅花形。有的人家办喜事,要提前预定水糕。因为喜庆,常常会要求做糕人在水糕上点上红色的花点,花点以梅花形为主,红红火火,喜庆得很。
2008年冬,我曾经去过海州寻访过海州水糕,从市桥开始,沿着北大街到碧霞宫,有七八家蒸水糕的摊点。因为是冬天,摊点上热气腾腾,买水糕的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很红火。今天,还是沿着北大街寻访,只在白虎山农贸市场斜对面有一位卢姓大姐在蒸水糕,偶尔有一两位顾客来购买。价格很便宜,一块钱四块。卢大姐说,现在做水糕的人少了,主要原因是大米涨价,利润很少,不赚钱了。通过走访,我发现,大米涨价或许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农贸市场附近,各种早点小吃品种丰富多样,有鸡蛋饼、鸡蛋灌饼、米粉、凉皮凉面、鸭血粉丝、肉夹馍等很多,与以前相比,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早点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吃饱已经不是基本的追求,而是要吃好,吃的有营养。由于可选择性的早点很多,因而水糕作为早点走下坡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继续寻访,我在马路口东侧发现一位63岁的大婶在蒸水糕。沿着中大街向东,在鼓楼对面的中大街路口也发现一位大婶在蒸水糕。本想到东大街寻访,发现东大街已经失去了古街的面貌,让我失去了向东走的愿望。在鼓楼南侧,发现了在此已经蒸了20多年水糕的一位大妈。大妈姓高,高“糕”同音,真是缘分。高大妈老夫妇俩一蒸一卖。回忆起过去蒸水糕的辉煌岁月,高大妈感慨万千,以前生意好,大家都爱到她这里买水糕。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爱吃水糕了。
水糕原料简单,营养丰富,不用任何添加剂,与其它的街头早点相比,是正宗的绿色食品,可以安全食用。我相信,海州水糕的春天还会到来。
http://s8/middle/4a7f2429gbe17ace3f0f7&690
白虎山市场附近的卢大姐在蒸水糕
http://s12/middle/4a7f2429gbe17b289addb&690
蒸好的水糕
http://s14/middle/4a7f2429gbe17b6e14afd&690
马路口附近63岁的大婶在蒸水糕
http://s13/middle/4a7f2429gbe17b98d101c&690
鼓楼对面的一位大婶也在蒸水糕。
http://s14/middle/4a7f2429gbe17bcb4b39d&690
鼓楼南侧的高大妈在蒸水糕
http://s5/middle/4a7f2429gbe17bf7aef84&690
蒸水糕的工具很简单
http://s7/middle/4a7f2429gbe17c0f7d096&690
可爱的高大妈对蒸水糕很有感情,对海州水糕的明天很担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