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个研学,以辽塔研究为主。从沈阳到辽阳、锦州,到朝阳,此行看了2个国1(奉国寺、辽中京遗址),5个国3(辽阳白塔,义县万佛堂石窟,北镇庙、崇兴寺双塔,朝阳北塔),1个国5(锦州广济寺塔),2个国6(北镇李成梁坊,朝阳云接寺塔),6个国7(义县广胜寺塔,锦州凌海班吉塔,朝阳八棱观塔、东平房塔、青峰塔,阜新塔营子塔),1个国8(朝阳南塔),2个省保(朝阳凌源十八里堡塔,朝阳大宝塔),3个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朝阳博物馆,朝阳北塔博物馆),辽上京博物馆没看成。
辽阳白塔,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站前街道白塔公园内。因塔檐间立壁和塔腰八面均涂有白垩,故称白塔。
辽阳白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垂幔式密檐舍利砖塔,由基座、塔身、塔檐、塔项四部分组成,高70.4米,塔檐逐层内收,檐角悬风铃,檐间置铜镜;塔顶仰莲承覆体,最后以刹杆装饰火焰、相轮、宝珠结束。从风格上看,辽阳白塔的建筑是辽代风格,筑塔的槽沟砖滴水的麦叶纹也是辽代特征。辽阳白塔是汉民族与佛教文化融合的作品,整个建筑造型和局部雕刻,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8年,辽阳白塔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阳白塔基座是由台基和须弥座组成,台基为八角形石筑高土台,台基总高6.2米,外用石条镶边砌成八角形两层台基,土台坡面覆盖石板护坡,第一层台基为毛石墙面,无地墁;第二层台基为青条石墙,条石地墁,并有较大坡度。两层台基外面青砖雕有斗拱三铺作,俯仰莲瓣,伎乐人,栏板花纹,须弥束腰。台基上部有须弥座,高8.78米,下部为叠涩上收的砖壁。墙面收分较大,外面青砖雕有跑狮和小佛龛、束腰、再上为砖雕三铺作斗拱,再上有砖砌莲瓣两层。上部为两层很矮的束腰须弥座,总高1.52米。两层束腰之上是一道普板枋,上有斗拱承单檐,檐上有瓦垅,瓦有筒瓦当,板瓦当。
辽阳白塔初层塔身在塔座之上,高12.7米,仿木构建筑。立在两层大仰莲莲瓣上,平面八角,角部施圆柱,砖雕五铺作斗拱,承托檐部。每面的壁面中间砌出一道横格,分塔身为,上下两个框。白塔塔身的砖雕线刻生动流利、形象庄严肃穆。正南斗拱的拱眼壁,横排嵌着木制匾额四方,上面有“流”、“光”、“碧”、“汉”四个大字,为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补增。
辽阳白塔初层塔檐以木制方棱出檐、椽上斜铺瓦垄,挑檐前端皆有卷刹。角梁为木制,前端套兽亦为陶制。檐角下是瓦勾头,以大青砖作底瓦,上盖简瓦。檐角八角稍微外翘,飞橡远伸,每个塔檐转角椽下悬挂着铜铸合铁风铎。
辽阳白塔塔檐十三层,高21.9米,由下向上逐层内收:第一层檐下有斗拱。与塔座斗拱相同,角檐的飞椽悬风铎,第一层檐下排列木檐橡,各橡悬风铎,上铺瓦垅。上部屋面做法同第一层檐。从第二层以上各檐均系以七层大青砖叠涩出檐,收度比北镇双塔稍大,每两层檐之间置立壁。第十三檐向上为塔顶,高3.62米。八面坡同由青灰筒瓦铺瓦,塔顶檐层起脊飞檐较高而突出,脊端筑有戗兽和套兽。为加固刹杆,由刹杆底部龙背交叉火焰环顶部与八角垂脊翘檐拉直八根铁链,链头处共嵌着八个鎏金宝瓶(俗称铜葫芦),由上下两个半圆扣合而成。
辽阳白塔初层塔身每面的壁面下部框高,中间眉拱龛,龛上垂幔式宝盖、璎珞四垂,有双龙戏珠、飞天、蕃莲、双凤等雕饰,龛内一坐佛,龛内砖雕座佛是后来补的,龛内坐佛高2.55米,其中头部0.5米,身1.15米,莲花座0.9米。八面分别端坐释迦牟尼的八大弟子佛,坐在高束腰须弥座上,背靠朱色火焰纹,神态庄然恬静。龛外左右二砖雕胁侍菩萨,砖雕胁侍高3.25米,宽0.97米,足踏莲花,双手捧钵,或持莲合十。横格上部短矮,正中一垂绶大宝盖,左右上角二飞天。菩萨、飞天、宝盖为预制件,嵌入塔身。塔身立壁壁面上每面嵌铜镜各一面,共镶96面,铜镜背面饰纹各种鸟、兽、人物。
辽阳白塔下层须弥座上每面中间为一个半圆形券门,内一小卧狮;券门两侧各镶砌模印“双狮戏球”的雕砖板九方。上层须弥座每面嵌有模制的一佛二菩萨造像五组,每组中间都是一块模制的佛龛大砖,龛内一坐佛,两边各一块模印菩萨像立砖。八面转角为模制力士立像。
乾位
巽位
坎位

艮位
坤位
震位
白塔公园旁的广佑寺
网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