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敦煌文物展(川博)-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博漫游 |
接“张大千敦煌文物展(川博)-1”
张大千在敦煌两年零七个月,共临摹完成了各时期代表性壁画作品大小共276幅(四川博物院收藏183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62件),并绘有大量线描稿和装饰图案,这些临摹作品为后来敦煌壁画修复提供了参照依据。1963年,敦煌莫高窟进行大规模维护时,曾向张大千借取近200幅临摹壁画作为参考。
当年张大千将临摹的画作带回四川后,先后折叠装箱辗转存放于昭觉寺、沙河村等地,保管条件有限;1950年,大千先生夫人曾正蓉女士将183件临摹壁画暂存于四川省博物馆(今四川博物院),由川博代管,1963年,该批文物正式捐赠四川博物院收藏至今。
四川博物院共收藏有183件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200余张粉本白描稿、70余张水墨画、100余枚大千印章,是国内保存张大千作品最多的机构。
鉴于临展的展品较少,以下附上
四川博物院藏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艺术精品
临摹南无观世音菩萨像轴,绢本设色。临摹的原壁画位于莫高窟第66窟,为初唐时期所绘。
临摹杨枝大士图轴,绢本设色
临摹五代地藏菩萨图轴,纸本设色
临摹持剑菩萨图轴,纸本设色
临摹盛唐鬼怪图轴,绢本设色
临摹狮奴图轴,纸本设色
临摹西夏回鹘人供养像轴,纸本设色。
临摹的原壁画位于安西榆林窟第39窟,始建于唐代,沙州回鹘时期整窟重修,全窟壁画被重新绘制。
临摹凉国夫人图轴,布本设色
该画是对榆林第19窟壁画的临摹,该窟是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曹议金第三子)的功德窟。此窟主室甬道南壁第一身供养人是曹元忠的画像。与曹元忠像对称的甬道北壁第一身女供养人画像便是凉国夫人翟氏的画像。
临摹北魏夜半逾城图轴,绢本设色。
原壁画《夜半逾城》绘于敦煌莫高窟第329窟
临摹天王图轴,布本设色。
临摹原壁画位于榆林窟15窟前室南壁,为中唐时期所绘。
前一篇:张大千敦煌文物展(川博)-1
后一篇:汉乐天府展(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