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燕赵(十八)正定开元寺-1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东走西看 |
进入开元寺,肯定首先注目须弥塔和唐代钟楼。
开元寺须弥塔,又称雁塔,位于法船殿遗址前西侧,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
开元寺须弥塔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已毁坏。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开元寺须弥塔形式古朴,稳重端庄,外形与西安大雁塔相似。虽经明代大修,仍保持明显的唐塔风格。
开元寺钟楼
开元寺钟楼与开元寺须弥塔相对而立,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式二层楼阁建筑,面阔进深皆为三间,高14米,砖木结构。一层正中有圆井,与二楼悬挂的钟口相对。二楼为木结构,四面各有门与四周木栏环台相通,楼上通风透光。四周有台明环绕,在结构上保持着早期建筑古朴庄重的风格,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开元寺钟楼。开元寺钟楼上悬钟一口。开元寺钟楼上层被清代改建,下层木构件仍为晚唐遗存。开元寺钟楼下层地面中心偏东北的位置有地宫一座。
前一篇:漫游燕赵(十七)正定隆兴寺-6
后一篇:漫游燕赵(十八)正定开元寺-2